教师“课堂暗示艺术”及运用

群振 4月 27, 200821:37:49教学心得4,608阅读模式

前几天,我对一件事感触颇深,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我讲课时,居然不顾我在此之前的多次严厉警告,把一张纸条传给她身后的同学。当然这个事情,按照规定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事后,我对这件事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位学生传纸条并不是因为我的课讲的不好,她听不下去,相反,我的课讲的很好,大家也听得很有兴趣,班里的气氛非常活跃。结果这个学生听课的过程中,有所感触,由我讲课的内容想到了她在课下看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谜语,于是就发生了我上课时出现的那件事。

当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它也留给我深深的思考,在我上课的时候,讲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这在学生看来,往往理解为一种暗示:这节课我心情很愉快,你们犯一点小的错误,我是不会再乎的。现在看来,很明显,这是学生对老师暗示的一种错误理解。就犯下了错误,当然班里的规定可以很有效地治理这种错误,但是,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有效地预防这种错误。以免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干扰和影响。这里面涉及到老师在课堂上暗示行为的运用问题。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暗示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服务。

一、提前预防,避免学生对老师的暗示误解。

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章感情的分析与演绎,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情绪高昂的情形,这里,一些学生就会认为此时老师的心情较好,可以“放松”一下,所以老师在平时应该向学生竖立这种观念:老师上课时的心情与课堂纪律没有多少关系,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管多么高兴,也不会容忍违反纪律的行为。这样提前打预防针,学生就不会因老师情绪的变化而滋生出别的事来,从而避免整个班级失控而乱成一锅粥。学生就会全身心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吸收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

二、借题发挥性暗示。

指示性暗示在这里指的是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话说,听mp3等明显的违犯课堂纪律的学生但不方便前去制止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比如今天我讲的文言文翻译讲座,发现学生的状态不是很好,我就借用材料中商汤 “网开一面”例子,“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趁机赞扬了商汤的深谋远虑,接着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比如太注重个人享受,不懂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自制能力,目光短浅就很难成就事业。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教育,这样的警告以事设喻,看似不露声色,顾及的学生的脸面,但因为教师言有所指,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警告性暗示。

不管学校和班级的规定多么全面和严厉,总会有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说话,搞小动作,甚至睡觉等苗头,如果及时加以制止,就可以及时地让学生收心,回到听课的内容上来。但是,在课堂上老师没有时间也不方便对每一位这样的学生进行很直接的处理,何况学生这些行为只是刚刚出现苗头。这个时候,老师要发挥警示的手段,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对这样的学生加以警告。如果看到某些插入一句,大家要注意听课,大家不要分心,如果老师看到某些学生想看课外书,或者想做小动作,就可以在讲课的时候穿插一句:大家要注意听课,大家不要分心。如果看到有些学生在说话,影响到上课的整体效果,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讲课停下来,然后把目光投向说话的学生,这时,在全班同学和教师的压力下,他们的说话必然会立刻停下来,如果没有停下来,就可以采取进一步措施。

四、“杀一儆百”性暗示

当教师的所有暗示和警告对有些学生都不起作用的时候,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这类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当然惩罚的方式是式样的,既可以是当时严厉的警告,也可以是课下谈心,个别做工作,总之不能让个别学生的行为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生气氛。这样做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有力的警示,让他们明白上课时不遵守纪律会受到批评甚至是惩罚,从而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的暗示艺术属于一种“软批评”,相对于学生犯错后进行批评教育,它属于主动教育型,就是力争在学生犯错之前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行为的不良倾向,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教育的暗示艺术是建立在教师敏锐的观察力的基础上,基于教师对学生状态的全面、真实的掌握,进而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学生的行为,从而有效地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同时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有良好的学习效率。这种访求运用得当,教师的日常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事半功倍,进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4月 27, 200821:37:49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