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次发脾气,因为一个学生,是那种“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类型,我“收拾”了他几次,他说我对他有偏见,上我的课时候更加肆无忌惮,当然也遭到了一定的惩罚,后来,他又犯了错误,要求自己惩罚自己,要求自己站一个星期,我就答应了他,但很快我发现每次他站了一会就坚持下住了,于是他索性就顺势蹲下。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意志不坚强的学生,便对他失去了信心,当他发现我有点放弃他的时候,他似乎也自我放弃,上课不怎么听讲了,我也找他谈过话,但没有效果,而且说话不是很“友好”,我觉得这个学生的确不好办。
今天他上课时候MP3,被我没收了,下课跟我到办公室,说“老师,你把MP3给我吧,”,“老师,你别逼我!”,“老师,那MP3,不是我的,你别让我为难”说实在话,我这时的确有些生气了,但我还是没有发作,隔了一节课,他又来找我,当然是想要回他的MP3,说:“老师,反正你把我放弃了。”这一下我勃然大怒:“老师把你放弃了,你把自己放弃了吗?”因为别人放弃自己,自己就不好好学习,那么自己自己的命运不相当于掌握在别人手上了吗?自己的成长对自己来说是无条件的,也是任何人也都阻止不了的……我说的很多,我最后他低下了头,我觉得他可能是认识到了他的错误,我的脾气也算没有白发。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那位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老师,学生我在这里有几句话想真诚的说给您听,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只想把那些我说不出口的心里话在这里写下来给您看。
就像您说的好样,我很犟,很多人都这样说我,尤其是长辈们,我承认,自己有时很任性,很冲动,就是因为这个我曾犯了很多让自己后悔不已的错误,包括曾经我课堂上对您的不尊重,可其实每次冲动之后,在心底我都会很后悔,只是那可怕的虚荣心,让我在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每次在校园里或是走廊上,当我看到您,从心里我真得很想上去问声好,不是说这是一种礼貌,而是因为打心底我觉得自己对不起您,我希望我的这一声问候,能让您知道学生知道自己错了,这一声问候也是学生对您深深的歉意。
昨天下午,听您说了那些话,真的触动了我,我站在那里不知为什么突然一阵心酸,我不知道自己的眼圈中会有股暖流徘徊在那里,我很后悔,那些在您面前的幼稚无知愚昧的行为,那里我才明白原来自己竟是那样地不懂事与卑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开始空虚起来,我在颓废与堕落,很讨厌自己的颓废,每天都有一种负罪感在心头,可也许因为自己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我想改变这一切,可却做到。渴望着那一天天减少的计数牌,我开始慌了,想看自己的理想,还有那些关心我的人,我开始重新寻找动力,老师,请相信,我没有放弃自己。
也许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却不想做一个不好的人。”
说实在话,我看了这封信真的很感动,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我想一个崭新的学生出现在我的眼前了,但第二天的事真的让我有些迷茫了,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他竟然在看英语,我真的有些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我对他并没有放弃,我找了一个时间找他谈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信,同时也指出了他的过失,他接受了,我问他,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是不是还要我管,他肯定地说:“要!”。
到现在为止,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态度较之以前的确有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步入了正常的学习轨道,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弃这个学生,我更庆幸自己在我的教育下,他的行为不断出现反复的时候我并没有对他失去了信心,我终于明白了“传授知识容易,矫正行为困难。”真正含义。
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企图通过一两次教育就打算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是幼稚的、不现实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每一个学生也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现在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很容易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采用一刀切,而忽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原则。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万物之灵的人,而不应该看成自己征服甚至发泄不好情绪的对象。正像魏书生说的那样:“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一个个有趣的研究对象,才会在教学中找到无穷的乐趣,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