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高中会考语文和英语科目,多多少少有些感想。会考是与高考属于同一个级别的国家级大型考试,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敢说不对,但会考在很多地方的确是变了形,变了味。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会考”: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会考真能测量、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现在高中为了应对高考,在高一就分开了文理科,但由于会考的缘故文科班的学科还要继续学习理科知识,这样看来本来是一个好事,但学生对会考的认识可谓是千奇百怪:会考就是为了取得高中毕业证,纯粹浪费时间,傻子才会学习那些会考科目……
大家可以看看各校的班组授课情况,一个班几十上百人,真正听课的也只有三两个人,其他学生不是看小说,就是学习别的科目,这种情况有时还是好的呢,起码他们不会干扰教学活动的活动正常进行,而有时候由于学生不把会考科目当成一回事,也不把老师当成一回事,在班上大叫大嚷,旁若无人。
有人就会说,不怕他不学,会考不及格,他们无法顺利毕业,拿不到高中结业证。我想您一定是把高中结业证看得过于重要,现在连大学文凭都不那么吃香,高中结业证又会有多少用处?社会上七十岁的老人也有报考大学,高中生没有毕业证,一样可以参加,相反,由于平时不学会考科目,拿出大片时间来说高考科目,往往比那些听话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会考科目的学生更容易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
二、会考——开考试恶劣风气之先者?
在理论上讲,会考担负着对高中学校进行教学成绩进行评估的重要使命,那哪个学校会掉以轻心呢?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学校重视会考的方法大都不谋而合:默许作弊。
相对于会考高考更能说明学校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命运,所以在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提出相当的时候去学习会考科目不论是对学生来讲还是对还是来讲都是不愿意的。于是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姿态:默许作弊。
行业内的人都明白,高考监考其实非常的痛苦,因为监考的分寸不好把握,监考紧了学生有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顺利毕业,补考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有时压根都没有学过这些会考学科。监考松了,又可能被巡视的教育局的领导逮着,搞不好就会被通报,后果大家也能够想象到。
所以,诸多的因素注定会考几乎是考纪最差的考试类型,有些时候无异于开卷考试。由于大规模作弊行为的存在,那些平时游手好闲的学生往往能得到高分,平时凭借自己能力学习会考科目的科的学生有时只能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结果在班里被人讥讽人笨、傻。在班里造成了不学无术、投机取巧的恶劣风气。
三、会考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壮举?
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会考制度设置的良好初衷,但它无疑是飘浮在天国上空一朵光彩夺目的彩云,在推行时却变了味,走了调。学生几乎每年都要为会考支付不菲的费用,有时还要受到违法乱纪人员的盘剥,而进行这样一次虚假的考试,的确是得不偿失。而学校和教师都要为这样一次考试做长时间听准备,绞尽脑汁地把握会考的分寸。
会考,我们期待它能早日进入历史博物馆!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