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的几个原则

群振 12月 11, 200822:22:27教学心得4,334阅读模式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第一轮复习是令许多教师头痛的事,当然这里面不仅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有些重理轻文,当然这里的文可不能包括英语,不然就会闹笑话的。

第一轮复习,是打基础阶段,其过程是相当辛苦和枯燥无味的,而且学生在教师新授课里已经讲过了,要再讲出一些什么花样来,的确是有些难度的,相对高考来说,语文课本上的东西几乎不能在试卷里有多少直接的体现,所以学生学习没有趣味,教师教学教得吃力。但俗话说,万事总会有些办法,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还会对这种无奈会袖手旁观。下面我说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系统化原则

第一轮复习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稳扎稳打,不能太在意一时成绩的升降。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可谓面面俱到。知识点、考点要一一道来,不能有所遗漏。

二、“得得”原则

在“系统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讲场面,不做无用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有所取舍,既要顾及“面”的范围,也要顾及“点”的突出。一堂课哪怕只搞清楚一个问题,时间长了也会受益匪浅。

三、主次鲜明原则

第一轮复习大约是两个月的时间,其知识范围囊括了整个高中的六册语文课本,所以复习内容一定要与新授课有一个质的不同。不能所有的知识都要重新讲一遍,只是高考不直接涉及的内容有时要一带而过,有的内容甚至要“置之不理”不然,收效甚微。

四、循序渐进原则

在“知识系统性”的大原则下,知识的展开不能一下子全部传授给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的知识框架和实际的接受能力,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口,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系统性慢慢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比如,文言文言的复习,我们讲“病”的义项。刚开始可以讲两三个,在下一次接触的时候再有所增加,时间长了,就大致掌握了它的全部用法。同理,这次学习一个词语,下次学习两个,这样循序渐进,由小到大。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2月 11, 200822:22:27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