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舆论导向的调控

群振 1月 2, 200922:22:43教学心得7,538阅读模式

一、班级舆论的含义

班级舆论是指师生双方基于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班级范围内形成的有关是非曲直、高尚遵卑等人生观、价值观的共识。班级舆论导向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班级的水平与发展方向。

二、班级舆论的价值

班级舆论是一个班级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导向,它决定着一个班级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还是沿着自私、消极甚至堕落的道路迈进。

1.良好的班级舆论可以遏制、打击和消化班级消极的因素。

高考规模的一再扩招以及分层教学模式的广泛推行使大部分班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后进生,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大部分出于无奈,自身对学习极其讨厌。他们出于父母的压力来到学校,打架斗殴、谈恋爱是他们的擅长,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如果整个班级的舆论导向是积极向上的,这类学生的不良嗜好在班里就不会有市场,他们有的会在其他同学的感召下走上积极健康的道路,否则,这些学生可能会在班里“兴风作浪”,形成气候,把整个班级带入一种恶性循环。

2.良好的班级舆论为可以极大地推动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由于自身角色的局限,在班级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地遭到学生的抵触,如果班里的学生一致排斥、约束、拒绝班里的不良现象,这样班级里的个别学生将会受到孤立,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师教育活动的阻力。

三、班级舆论的特点

1.班级舆论反映了班级学生的整体状态。

班级舆论的正确与否,反映了学生认识他人、社会的方式与深度,体现了这个班级现在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2.班级舆论往往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追求。

班级舆论受社会舆论的引导,通过传媒、教师、家长、同学等渠道获得社会的评判标准,并有意无意地加以实践。

3. 班级舆论是动态的。

一个班级作为未成年群体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他们的不成熟性也决定了不稳定性。班级舆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引导下可能朝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朝坏的方向发展,而不可能一成不变。

4.班级舆论受班级制度的束缚和引导

班级舆论是学生思想存在的直接表现形式,它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受到班级制度的束缚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最终找到他们与班级制度的最好的相处方式。这里就体现了班级制度的影响。

四、影响班级舆论的因素

1.班干部及班里的先进分子

教师由于自身的角色、经验等等,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说教性等特点,常常会受到学生的或多或少的抵触。而班干部和班里的先进分子,他们作为学生内部的一员,这样的带头模范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它对班级良好舆论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学校价值指向。

学校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制度、纪律,通过对学生的奖惩来体现和强化学校的意志,为班级形成良好的舆论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特别是家长的意志和导向。

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影响合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自明,任课教师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他们通过知识渗透,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传达给了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

4..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特殊时期,他们好奇心强,热爱新事物,爱社会潮流的影响非常明显,如追星、健美、服饰、美容、口头语等,这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舆论。

五、班级舆论与班风的异同

1.相同点:班级舆论与班风都是学生整体学习、生活状态的外在表现,他们都是衡量一个班级综合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它们反过来又会对班级成员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2.不同点:班级舆论特指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内,影响学生判断是非标准进而影响学生行为的价值导向。它是学生行为的依据和重要参照,它对任课教师甚至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班风的概念要大于班级舆论,它就是班里的风气,重点在于学生的单方表现,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评判视角是单项的,侧重于教师;而班级舆论侧重于学生。

六、班级舆论的调控

1.争取大多数

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他一定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确实有一些很糟糕的班级,即使这样作为一个教师也不能变得清高,一定要努力地把学生朝健康的方向引导。不然,班级舆论一旦对一个教师形成否定的观点,那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把对教师的冒犯看成代表全班表达对教师的不满,这样的结果会非常糟糕。

2.纠正个别

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任务,一味地顺从甚至逢迎不但不能促使学生更快更健康地成长还会使学生自以为是,放肆无礼,给班组管理与课堂纪律的维持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时要对个别迎风而上的学生进行惩戒。保持班级舆论一个正确的导向。

3.角色意识

当前的教育界特别强调师生的平等共处,这里面有其合理性,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教育者身份,一些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言行都会导致舆论对一个教师的全面否定,后果就可想而知。如教师开玩笑不能偏激,不能针对或者伤害到个别学生,不能太庸俗甚至包含不健康的内容。

4.抛弃偏见

要想很好地调控班级舆论,就要认真地去接近,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就不能只用教师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走到学生中去,被学生理解、接受。把握学生的情绪浮动规律,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用同学的角度、父母的角度、朋友的角度等等去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把准学生的脉搏,成功地引导班级舆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月 2, 200922:22:43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