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哉亭 鉴赏

群振 1月 9, 200919:27:21教材资料11,847阅读模式

登快哉亭

宋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快哉亭为唐代诗人薛能所筑阳春亭故址,李邦直重建此楼,苏轼名之曰“快哉”,此诗为元符元年后山在徐州所作。

前六句写登楼所见,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在写景别具一格。先看水: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与清江同曲。“泉流”虽是直道眼前景物,然也契合登高所见。两句写景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故可谓动与静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之动态刻画了出来。

再看山,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虽然意思略相犯复,然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临其境。”隐“”依“本来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
“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然融情于景,包涵了很深的寓意,所以历来受人称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飘曵多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人生倏忽如鸟飞过,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然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此二句寓意深长,有振起全篇之功。

“登临”两句翻出一层意思作结,撇开写景,而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之令人流连忘返。然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家有稚子,故不能流连太久。

后山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首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但也与后山孤傲的性格有关。

【注】本文由群振根据《宋诗鉴赏词典》整理。群振在此向本文的原作者王镇远先生表示感谢。群振主要是出于方便大家备课、学习,才把它发布在网上。为尊重版权,请大家购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词典》定价52.2元。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月 9, 200919:27:21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分类汇编! 教材资料

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分类汇编!

一、描写处境困难  战胜挫折取得胜利 1.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哀”是悲愤、悲壮之意,不可理解为“悲痛、悲哀” 2.安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