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题作文逐渐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材料作文变得越来越热门,相对于高考作文的这种要求,学生特别是语文水平不太优秀的学生,并没有以最佳的加以适应,而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作文平均审题方面,学生的不足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材料的内涵,在作文审题时审题。
一、审题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考查阅读能力。
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审题就是认真阅读试题所给的作文材料,把握材的层次关系,准确性地把握各个层次的内涵,进而得出材料的大意。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材料内涵,不仅要我们平时多加强作文的审题训练,更要求我们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才是解决审题问题的根本。
二、注意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新材料作文在基于话题作文的不足才逐渐而出现的,这就注定了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不同。话题作文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开放性上,它只是提出作文应该涉及的一个领域,一个范围,就相当于,出题人给你画个圈,学生只要在这个圈里表演,其他都不受限制。而对于新材料作文而言,这样一个范围,出题人没有明明白白告诉你,而是要求学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出题人的真正意图,即话题作文的话题,严格地说得出的不是话题,而是文章的中心。比如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两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
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行船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负重的生命才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儿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
请以"生命的负重"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我们通过对材料的认真阅读,发现这样材料主要是一个“负重”的话题,如果是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写负重好,也可以负重不好,比如说负重给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人发挥自己的水平等等。如果是材料作文,我们只能以“负重的好处”为中心。因为一般的新材料作文都诸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所以,新材料作文又叫作“命意作文”就是这个原因。
三、新料作文传达观点的重心往往在材料的结尾
当然,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来,审题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其实作文材料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材料没有多大的区别,他的的重心也往往在语段的结尾。比如:
作文题目:
有 一篇有关勺子的文章这样写道:在单位食堂就餐,人们用勺子在菜汤桶里盛汤,盛汤后,应当把勺子挂在桶边,可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勺子往桶内一丢,勺子常常 会滑到菜汤里去,后来的人要从菜汤里捞起勺子再用,很不卫生。对此,人们一般 多提醒盛汤者要注意公德,不要乱放勺子,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食堂师傅将 几把勺子换了长柄,长度超过桶高,勺子滑到汤里的现象很少再发生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的重心主要是在最后一句:“后来,食堂师傅将 几把勺子换了长柄,长度超过桶高,勺子滑到汤里的现象很少再发生了。”只有抓住这一句才能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涵,做到准确地审题,但有的同学只看到前半部分提供的一个现象:大家不能放好勺子。进而把社会公德作为文章的中心,就显得有些偏题了。
四、建立整体把握意思路
很多学生把材料作文里的一句话看得很清楚,那就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会给人一种误解,只要我在材料里选择一个角度就行了,所以在审题上下的功夫很少。其实,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出题人所给的材料肯定会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个中心就是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找到的。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要反复诵读材料,整体把握,反复权衡,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审题正确了,写作的后续工作才有价值和意义。
我们在做新材料作文时,时刻要记住,对于一个材料,最好的角度只有一个!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