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结构篇——结构原则

群振 2月 12, 200920:26:13教学心得3,875阅读模式

【群振按语】今天下午收到《作文周刊·高考版》的刊用证书和样刊。这样我和王老师合作写作的文章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我放在博客上,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三章 结构篇

 第一节 结构的原则

【写作导言】

明朝的时候,有一书生,对母亲很孝敬。一天,他的母亲病了,想喝八宝玉米粥。书生便亲自下厨,给母亲煮粥。他把玉米粒、木耳、芸豆、花生、南瓜块、红枣、桂圆及黑豆等物洗好后,一齐下到锅里煮,煮了半天,打开锅一看,桂圆和南瓜块早没了踪影,而花生和玉米粒还生着。

书生煮粥的目的是对的,用的材料也很得当,但是他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考虑这些材料间的先后关系:哪些应该先煮,哪些应该后煮。以为只要倒进锅里,就可做成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八宝玉米粥,结果煮得什么也不是。

其实写作也如同煮粥。要写好一篇文章,不仅要有正确的立意、恰当的材料,还要有清晰的结构、合理的顺序和精心的布局。前者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后者属于文章形式。好的文章应该文质彬彬,所以在文章的结构方面也不能忽视。

【学法指津】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血肉和灵魂才能有所依附,才能有所寄托,从而结合为一个活生生的且能够站立行走的真人;因此,结构的作用就是把文章的各个部分统一起来,把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使文章成为有机的整体。
结构属于形式的范畴,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文章结构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章结构要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内部联系。

文章的结构不只是一个技巧和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作者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写作方法上的反映;是写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客观事物虽然繁杂多样,但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时间有先后,空间有距离、方位,有它的起止点。就一个事件来说,总有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有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就一个问题来说,总有其内部的矛盾和外部联系,有它的成因、现状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我们写文章,就要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来安排结构。

如《胡同文化》一文,看似悠闲散漫,但其中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作者把文章分三个部分,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文章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易为读者理解。

第二、文章结构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文章的结构是人们用语言思考、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结构。思维的历程从哪里开始,结构也就从哪里开始,结构是思维的体现和发展,是人们正常思维的一种反映。在说理性的文章中,它的思维形式是先从具体的分析中得出抽象概念,然后再经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的推演过程构成理论体系。使读者接受到的是:一般——本质——必然。它以“说理”为核心,按照讲道理的线索为基本思路,这种思维形式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一种道理的联系。由这种思维结构形成的文章,结构总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加以组织安排的。

如《〈呐喊〉自序》一文,作者从家道衰落写起,通过走出家门、留学日本、回国彷徨及后来勇士奋起的心路历程,说明自己写作《呐喊》的缘由。文章的结构环环相扣,符合人们的思维特点。

第三、文章结构要为表达文章主题服务。

结构是作者对主题和材料深刻认识的外在结果,是体现作者构思的一种手段。结构是一种形式。结构的过程,就是表现主题的过程。结构过程的逐步展开,也就建立起了结构的谱系,文章各部分的互相联系及具体演变,都是为了表达主题。尽管文章的结构千变万化,但都必须围绕文章的中心。在结构文章过程中,从开头到结尾,时时刻刻都要紧扣主题,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分析、论述,要勇于删去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让文章的结构严谨,是文章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四、文章结构要适应文体的要求。

高中生写作,常见的文体有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类文章体裁,不同的文体,对应的文章结构也不尽相同。

记叙类的特点是以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时空序列安排、设置总体结构,事物的内在因果联系是在以时空为基本线索的具体叙述中体现出来的。它可以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时空序列展开叙述,也可以运用穿插、倒叙、补叙等手法,使叙述在不同程度上显出波澜与变化。

议论类的特点是以概念间的抽象因果关系为结构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三种主要结构方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

说明类的特点是以事物或事理本身固有的条理作为布局的基本依据。不同事物或事理有不同的条理,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也会呈现不同的条理,这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就形成了多样化的说明型结构方式。如按照事物的种类布局,按照事物的特征布局,按照事物的功能布局,按照事物的构造布局,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布局,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布局,等等。

病文个例点评

〖例文一〗


责任


 
 提到责任,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做为一个学生的责任是努力学习,军人的责任是保卫人民,工人的责任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可是你能否想到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是什么,作为青少年的责任是什么,作为祖国的未来责任是什么?

作为一个公民,热爱祖国、保护祖国统一,捍卫祖国的主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如今,有些地方组织却企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的统一,甚至制造恶性事件。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良知和责任。而作为热爱祖国公民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黑恶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

居安思危是我们的责任,着想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的责任。二十一世纪,将会爆发关于科技、能源的世界大战。科技和能源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也许你在为当今的和平与安定而庆幸,可是你没有意识到背后的危机。经济上,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还有一些大型企业竟被外国人控股。科技上,神五神六已经成功,但是有一些精密设备仍须由外国提供;我们仍未研制出自己的民用大型飞机;军事上,我们还不能造出航母、先进的战机,以致在领土主权上还受到外国的侵犯。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有些人却出卖国家主权,偷盗国内先进技术,这些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然而很多人加塞;保护环境卫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有些人随地吐痰;与黑暗势力做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有些人畏畏缩缩。

每个人的责任并不是都有多么重大,可是如果你连做人的责任都尽不了,还怎么尽更大的责任呢?

〖解读〗

这是篇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结构全文。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至第四段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谈公民的责任,第五段收尾。文章的结构还是比较清晰地;但是,这篇文章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毛病:

1、作者对“责任”没有一个深刻、清晰、明确地认识。第二至四段是文章的核心,在这里,作者只是谈到“热爱祖国,捍卫祖国的主权是我们的责任”“居安思危是我们的责任”“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是我们的责任”,既没有具体的事例,也没有新颖的见解,只是泛泛而谈,算不上深刻。另一方面,作者选择的这三个方面作为“责任”的具体体现也不典型。缺乏说服力。

2、文章的行文不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第一段作者先明确了学生、军人以及工人等特定身份人的责任,然后提出公民这一广泛身份人的责任,违背了人们“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

这篇病文提醒我们:文章结构既要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部联系,又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我们不能为结构而结构。

〖例文二〗

责任的芳香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曾言: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那责任的光华,一朵朵艳丽的奇葩在历史长河中蓬勃怒放,弥漫着责任的香味,点缀出醉人的幽香。

菊——不肯枝头抱香死,百花丛中最鲜艳

卧居隆中都掩盖不住你那隐逸的芬芳,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羽扇轻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信步于闲庭,荆州之计已了然于胸;欲擒故纵七擒孟获;身为人臣,带着先帝的遗嘱六出祁山,怀着兴复汉室的理想北定中原。你犹如一株傲然独放的菊,即使在深山野居也盛开出聪慧的花朵,在百花争艳的丛中也独占鳌头。天命难违,纵使皇帝的昏庸、懦弱,但身为臣子皇命也不可违。“出师未捷身先死”,有多少的英雄豪杰为你泪湿沾襟,你为你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你悲吟着,高歌着,愤恨着,无奈着,行走在汨罗江畔,纵眼望去饱览着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你把人世间最忠诚、最真挚带着淋漓鲜血的心捧给你那昏庸的君主,他却一点点的啃噬。你为什么不随其污流,扬其浑波?你为什么要把你的爱国放在写诗之上?经过时间的淘洗我明白了,更懂得了你对人生的定位。你犹如一株高洁无瑕的碧莲,在清风朗月,你那脚下孺动着的污垢始终不能浸染你那圣洁的灵魂。

梅——寒雪枝头独绽放,暗香浮动月黄昏

你行走在别人骇怕的大山里,提着一篮子春光在田垅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却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却扛起了十里八乡的健康,你不是迁徙的候鸟,你是照亮苗乡的月亮。你犹如一剪寒梅,在北风凛冽的飞雪中绽放,不是为了让别人欣赏,而是不想让它尘封沉香,而是为了让所有的生命激荡。

此刻,我真切地嗅到了责任的芳香,它将在我心头永远绽放。

〖解读〗

这是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新颖。但是文章存在很大的问题:

1、文章的结构没有为表达主题服务。从题目看,文章的主题应该是赞美责任的价值。但是从第一个小标题“菊”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梅”,文章内容和责任毫不沾边,这个部分既找不到“责任”一词,也看不到相关意思的表达。

2、作者用“菊”来象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品质,这本身有悖于人们的思维习惯。“菊”在中国文化中一般作为隐居、闲适、淡泊名利的象征物,用在这里显得牵强。

【强化训练】

心态,就是心理状态。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都有心态。面对心态,你有什么看法、经历、感受?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编故事,可以谈感受。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比较开放,适合学生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写成小说,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书信。当然可以写成议论文。既可以写个人的心态,还可以写一类人的心态,还可以写中国面对世界的心态等等。无论选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都要在结构上做文章,让自己的作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起来。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月 12, 200920:26:13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