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主题阅读

群振 2月 27, 200922:20:12教材资料3,562阅读模式

一、基础阅读版

主题解读:

责任,是人分内应做的事情;责任,是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在国家危亡关头,曹刿挺身而出,担负起平民拯救国家的责任,因而有了曹刿论战的美谈;太平盛世,范仲淹居安思危,牢记着士大夫兴国安邦的责任,因而有了“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留传千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就拥有了感人至深的事迹。文花枝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担负起保护游客的责任,罗金勇以一个公安民警的职责打击了毒贩嚣张的气焰。人,有了责任心,社会才会更温馨、更和谐;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会更精彩、更迷人!

【名家美文一】

作家,社会责任感到底如何

               马识途

我们作家是从事文化工作的,对建构和谐社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用我们的笔,形象地、深刻地描绘中国人民在建构和谐社会中不懈的奋斗历程,描绘在各种矛盾的纠结和演化中,他们的前进与后退、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追求和迷离、希望与失望而终于前进的曲折过程。表彰伟大的民族精神、优良的道德风范,歌颂真善美。揭露一切阻碍历史前进、残害人民的黑暗势力,批判假恶丑。用我们的高尚的思想、优美的文采、真挚的情感,去抚慰人们的心灵,鼓舞他们的斗志,丰富他们的生活。

但是,我近年来对中国文坛静观默察,看到在文学和影视创作中出现某些低俗化倾向。在利益的驱动下,低俗、庸俗、媚俗、恶俗之风,不胫而走。花花绿绿,摆满书市。有意打“擦边球”的泛黄作品,所在皆是。以致身体写作之类,“三头(枕头、拳头、噱头)主义”之作,大行其道。至于戏说中国历史,乱改红色经典,歌颂封建帝王,淋漓尽致展示性生活,已是充斥书市和荧屏,司空见惯了。

与此同时,一直作为文学主流的高雅文学日益边缘化。读者越来越少,出版越来越难,印数越来越少,稿酬越来越低。有人告诉我:你50个高雅文学作家创作50部高雅文学作品,平均每部只印几千册,还不如书商炒作包装一两部无名作者写的擦边球地摊文学,印它50万册100万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听起来不觉悚然!

造成高雅文学不景气的根本原因,恐怕在于我们作家自己。反躬自问: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到底如何?我们的确是“三贴近”了吗?我们是不是把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英雄业绩,反映广大人民的艰苦创业,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反映革命和建国的风雨历程,反映民族精神作为我们的主旋律?我不反对多样化,并且主张多样化,但是我一直不赞成多样化到“淡化革命,颠覆英雄,否定崇高”的地步。我们不能否定中国的确经历过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中国历史上直到现在的确涌现过无数伟大的英雄,世界上的确有崇高的事业。在文学作品中反映这些绝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
我想提一下也许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的文化霸权主义问题。有些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背景,把自己强势的文化产品,输入到弱势国家,占领文化市场,潜移默化地灌输自己的主流意识,希望最后取代本土的主流意识。这种文化入侵和意识的占领,有时比公开的武力入侵还有效。一旦占到主流,便可以呼风唤雨,什么颜色的革命都可以搞。到了那时,受侵者悔之晚矣。对付这种文化入侵的办法,不是闭关主义,而是充分放开,取其优势文化之优,弃本民族文化之粕,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以之凝聚人心,振兴国家。绝不容许仰人鼻息,放弃自己的民族主流意识。在文化阵线上工作的人,对于反对文化入侵,坚持自己的主流意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作家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民族主流意识的固守者,民族灵魂的铸造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08日 第一版)

【思考练习】

1、阅读第一段,用一句指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答:

2、近年来,我国文坛不良现象有哪些?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强势文化入侵有什么危害?

答:                                                                                                                                         

4、阅读全文,概括我们作家当前所负的责任。

答:                                                                                                                                         

【名家美文二】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诊所的。

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最好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有这样两件事,一下子就把海尔曼给抬了起来。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他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他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拆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

“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骨的手术,并给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你的财物,您怎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护伤是医生的天职。”

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唯在交警察前,他恳求把他放了。他说:“海尔曼博士,你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房里去领面包……”

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无能为力了。”
这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至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还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亲爱的海尔曼,我和他都对不起你,可是我们遇了难……但愿你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仇恨。”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不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教导过你的话吗?”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手术前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待手术中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大吃一惊,连忙要挣扎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难宽恕的情敌,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事更引起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开胸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 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它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的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选自《许行作品集》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文章第2段说“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最好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请从3至12段中找出“坚硬、锋利”的具体表现。

答:                                                                                                                                           

2、如何理解文中“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句话?删去这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答:                                                                                                                                         

3、海尔曼为什么支走所有的助手和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一系列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4、“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这里“更深远的含义”指什么?

答: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月 27, 200922:20:12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选必下默写 答案 教材资料

选必下默写 答案

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一)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烟...
必修上 默写 答案 教材资料

必修上 默写 答案

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一)答案 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君子生...
必修下默写答案 教材资料

必修下默写答案

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一)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窃以为过矣  国无富利之实 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选必上默写答案 教材资料

选必上默写答案

参考答案(一)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6.知者不惑,者不忧,勇者不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