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一直对没有人照料孩子而“耿耿于怀”。我有时觉得妻有点小心眼,有时觉得妻的委屈有些道理。有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的儿子竟然没有人照料!我们两个都有工作,又得照料孩子,一天到晚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有时觉得自己很累,工作、家庭、人际关系样样不如意,但在双方父母的眼里,我们很有能耐,一月能挣很多钱,所以,老人有事,兄弟姐妹有事,你们多花些吃点亏,那是天经地义,他们是心安理得。
兄弟姐妹有事要有一个照料,父母一句命令,他们的事就交给你了,不管不行。我们只好点头称是。我和妻子深有同感:我们来自农村,有一个走出来,就得帮其他的。其实,一个人走出来,走出农村当然要有父母的支持,更是自己在玩命。但父母不管这样,一个指头咬哪个不疼?
工作、婚姻、买房,哪一个不是拼命厮杀?身在农村的父母根本帮不上一点。有时我不但觉得自己可怜,也觉得孩子可怜,如妻想的一样。我离家较远,年近六十的父母来了几次,看到根本享不到儿子的福就一去不复返。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看孩子,埋怨个不停:这里的馒头不好吃;住的地方不宽敞;楼层太高,不如老家里的平房好;儿子不听话,哪里能享上孙子的福。
孩子的老爷、姥姥一看爷爷奶奶都不愿意照看孙子,他们虽然离得很近也百般推脱。他们双方就较劲来,可害苦了,妻和我。为了孩子,又得照顾工作,从来没有走过路,因为那叫狂奔。辛辛苦苦买来的房子还没有住进去,双方的父母却干了架,一个说房子是他的,一个说对方太霸道。我们在当中好言相劝,总算平定的这场风波。
我们从农村出来,在父母面前,我们只能履行义务,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因为我们有了工作,收入比兄弟姐妹高,所以,我觉得,我们成了奴隶——来自农村的奴隶,所以,我叫自己农奴,为了区别以往的农奴,我就叫自己新农奴。
平心而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父母的精心培养、教育,更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作为一个有一点点知识和学问的人,我想“尽孝”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光荣。尽管在前面我发了些牢骚,只不过是觉得这里面的事理确实有些好笑。
我们从农村走出来,所以,我们很了解父母的辛苦,但一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却不了解我们生活在外面的辛苦。所以,我们就成了农奴。“埋怨谁呢?谁让你是农民出身?”,一遇到困难、挫折,我这这样对自己说。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