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学生和家长的意义显而易见,那么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文章可谓俯拾皆是,但我们也不要忽视教师在高考前的焦虑症。
一、考前教师的期待达到顶峰。
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其实担负三重角色:家长、师长、朋友。由于阅历与学识,教师对于高考意义的认识深刻一般要远远大于学生。因此,考前,教师鉴于自己的经验 和对高考的认识,认为大部分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即努力都能在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段时间教师认为学生成功在即,应该在高考中奋力拼搏,才能无愧于父母, 也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但学生的心态与教师相差甚远,学生经过近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对高考,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已经有了自以为成熟的看法。所以,他们会在高考前特别是考前的一段时间,他的会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度过高三剩余的时间。
二、高考成绩关系教师的荣辱。
课任教师的成绩、职称评定等往往会与高考挂钩,所以,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关系,高考前,教师不仅为学生担忧同时也为自己的相关利益担 忧。我们不能把这种教师的这种行为看作是教师的一种自私,相反它是一位教师积极向上,责任心强的表现,它是合理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三、学生的浮躁与焦虑的影响。
高考前,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的身心的各种问题会接踵而来,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应考状态,这种问题最终会被学生反馈到教师的身上。学生的问题越多,那么教师的工作负担就越重,这种情形对教师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高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重大检阅也是对教师身心综合素质的重大考验。高考前的各种矛盾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集中到教师身上,所以,社会和学校领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也应该关注教师的身心状态,特别是连年担任高三课程的教师。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