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自习我在教室里值班,拿着一套高考冲刺卷翻来翻去,说实在的,高考事关重大,每一个教师都不敢马虎。
但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个尚有些年轻的语文教师,有时真的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面对一套高考试卷,标点、实词、病句扩展压缩语段、仿用句式、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写作,这些试题类型,我比较熟悉,也很喜欢,讲起课来,有些自己的心得。
但对于字形、字音、图文转换、科技文阅读,说实在的,我内心很惧这个,一看到这种题我就头痛、头晕,讲课那是硬着头皮讲,心时根本没有抓挠。
我想,就语文这一科来说,在高中这一阶段,知识已经相当的专业和精深,虽然不能与大学相比,但由于它是高考的门主要课程,关系重大,教好还真的不容易。
如果教师在工作上打破教师专门负责一两个班的局限,把任务、知识细化,让教师讲解自己擅长的知识,一个教师可以跨越多个班级授课,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教师的教学特长,学生就可以突破师承的局限,倾听更多教师的更精彩的讲解、辅导。这样对学生,对教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授课方式有点像高校的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充分优化教师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最后的环境和条件。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