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振认为,后进生是指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和状态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学生,如果从量上加以规定它应该占全班百分之十的比例。当然,特殊的班级形式应该另当别论。
后进生有某种相对性,但对后进生的教育虽然不是整个班级教育工作的重点,但它却是一个关键,是一个难点,这个工作对整个教学进度的展开,对于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一、想着一蹴而就。
后进生可能在心理、习惯、学习甚至是品德等方面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他们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一个心理的挑衅,许多教育同仁总是企图通过一蹴而就的方式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但我们不可不论的一个事实是,他们之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并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要改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应付欲速则不达。
在工作中,我发现如果你给他们讲一些大的道理,他们慢慢变变得厌烦,接着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他们只是管不住自己。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工作还不能急于求成。
现在同行们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体罚”换“学习”的方式,就是,抓住这些学生的错,但不体罚他们,如果他们保证能在课堂上表现很好,或者能补完自己未完成和作业,就可既往不究。他们应付乖乖地去做,但这样有效果,可能比较耗时间。
二、严厉的批评
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崇尚自由、面子,再加上青春斯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批评是相当的敏感,而且教育舆论导向也纵容了他们脆弱的心理。不要当面批评这些学生,他们可能不太在乎学习成绩的好坏,他们有很多人自己本身是不愿意上学的,他们是被家长逼来的。所以,他们现在唯一在乎的可能是面子。
如果需要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那就把他们叫到教室之外,或者到办公室里,你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争一时胜负
一般的后进生他们都很有主的,因此他们不太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所以,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要太强势,不能争一时胜负,只是利用巧妙的话把学生的话噎了回去,但他们内心可能不服,这样以后的教育工作可能会很麻烦。对学生批评后,一定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疏导,让他们明白,教师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如果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他们就足够的聪明才智来对付老师,让老师哭笑不得甚至给教师带来工作的极大被动。
四、孤立地看问题
文章开始的时候说过,后进行可能在行为、外貌、行为、心理等方面可能与众不同,这样的情形可能会在老师的心里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这种心理的暗示会很大地影响老师的工作方式和情绪。
其他,学生的情况可能会千差万别,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也可能是他们的家里最发生了一些事情,使他宁静不安。他们可能在高一的是时候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现在已经进步多了。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家庭、状态能够及时地了解,我们看到他们不学习也不用气破了肚皮。特别可以减少后进生对老师造成的一种心理的不平,这不利于婴儿的发展。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