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说课稿

群振 1月 1, 201023:28:05教材资料4,854阅读模式

【群振按语】这个说课稿,借鉴了教育前辈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有群振的一些看法,不成熟的地方,请多多指教。我有word版的,PPT,发到网上太麻烦,有用得着的请留言!

一、 说教材内容

《庖丁解牛》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属于古代散文欣赏单元自主赏析篇目,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在欣赏古代散文的时候注意把握形象,对形象做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从而准确把握诗歌与散文两种文体的不同。《庖丁解牛》这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目的的明确性,我确立了以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

B、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发掘新内涵。

2、重点与难点

A、教师引导交流,利用学生的成功激发兴趣

B、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用这一篇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其它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结合这一理念,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课文,体悟人生。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教法把握:

(1) 创设情境教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为学生创设新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在课堂上围绕授课内容,设置特定的场景,去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为《庖丁解牛》等这些远离现代生活的文言文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活气息,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娱乐学习相结合,以达到新课标所提倡的寓教于乐的目的。

(3)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的学习更加形象直观,但是它有跳跃性、活动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记忆操作步骤,更无法体现课堂学习的整体思路。因此,一方面,我利用多媒体适当地展示一些图片和答案,结合课文适时地进行课外拓展,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我又在黑板上及时的板书操作步骤,使二者能够优势互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 诵读教学法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法指导:

本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本课中,我将指导学生采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认知,为其以后的终身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庖丁解牛》属于自主赏析文章。学习课文过程中如扫除字词障碍,把握文章大意等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同时,自主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学能力。

(2) 合作探究学习

作为21世纪世界四大教育支柱之一的合作学习,意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合作探究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互争互助局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授课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使学生快速地把握《庖丁解牛》文章结构层次。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庖丁解牛》是一篇寓言事故,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逐步领悟到庄子“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人生真谛。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上三个部分的综合运用阶段,即授课过程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我将使用的教学用具分别包括有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演示课件。过程及时间安排分别如下,教学时数,一课时,导入2分钟,分组齐读6分钟,范读7分钟,复述故事5分钟,编写故事8分钟,探究人生10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这样安排教学时间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的思想。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当中这一个环节为主线来讲解本节课的具体实现。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环节即导入环节。

三、说授课过程

1、课前预习

课前向学生布置下预习任务: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诵读指导: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设计意图:体现文章自主赏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入:

现代著名的诗人郭沫若曾说过:“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这绝无仅有的一个便是庄子。”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逍遥游》一文,他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它大量虚构寓言故事,大胆夸张,奇特想像,最具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再来交流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庖丁解牛》,以期进一步领悟这种特点。(2分钟)

(设计意图:引用郭沫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名家评论同时也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庖丁解牛

《庄子》

幻灯片显示:

幻灯片显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

B、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发掘新内涵。

2、重点与难点

A、教师引导交流,利用学生的成功激发兴趣

B、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用这一篇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其它课文

3、分组齐读,检查预习。(6分钟)

(小组讨论说明:在班级教学组织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4人或6人一组,设组长一人。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得出结论性的意见或答案,指定一个同学代表小组提出疑问、总结发言或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言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幻灯片显示:

1-3 组 (1——2)自然段

4-6 组 (庖丁释刀曰——而况大軱乎)

7-10组 (良庖——文章结束)

3、范读课文,正音、断句。(7分钟)

幻灯片显示:

踦 ( yǐ)支撑 騞( huā )象声词 卻( xì )同“隙”

窾( kuǎn )空 綮( qìng)结合处 軱( gū )大骨

硎( xíng )磨刀石 怵( chù )惧怕 謋( huò )象声词

技/盖至此乎? (盖——音hé:为何)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枝zhī:枝脉)

以上环节,保证学生能扫除字词方面的障碍,进入对课文内容及内涵的探究就变得水到渠成。下面我们看一下本课的第五个环节,复述事故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4、见证解牛奇迹。 (6分钟)

(1)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简单地复述故事情节。幻灯片显示《庖丁解牛》的漫画: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不喜欢翻译文言文,这个环节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法作为本节的主要教学方法。要想复述故事,学生就得把文章大意甚至文章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清楚,这样等于把学生对课文的机械被动的翻译变成了主动有趣的理解,巧妙的任务驱动方式,既检查也督促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边是复述故事,一边是倾听故事,师生、生生都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欣赏解牛之美。

(2)通过这个同学的讲述,我们想一想,庖丁解牛的外在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抓住内容的重点和关键,也为后一个环节提供必要的铺垫和素材)

提问1-2个学生后,教师明确,幻灯片显示:

欣赏“解牛之美”

手、肩、足、膝 和谐并用

触、倚、履、踦 流畅自然

砉然、马砉然 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板书:过程的生动描述

人物的语言行动

6、探讨庖丁解牛经。 (8分钟)

(在以下两个环节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设计成学生渴望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上述介绍可见,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谓出神入化,实乃高手中的高手。相信当年文惠君一定金口玉言,封他为“名庖”。我们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那今天庖丁的这段“神秘”往事就要靠我们来揭开。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请大家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编写这《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要求:尽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提示: 可从奋斗目标、成长阶段、解牛经验、解牛态度等方面来谈。(设计意图:对故事深入的探究探讨,以巧妙有趣地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思考问题,既避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流于肤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演示过后,我简洁地板书本部分的关键步骤和做法,这就是我当时的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学生将更加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分析思路和分析古文散文的一般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请1-2人发言)

(2)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编写的故事简短总结。

幻灯片显示:

探讨庖丁的“解牛经”

奋斗目标  道(自然规律)

成长阶段  三个阶段

解牛经验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解牛态度  怵然为戒

标题: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

教师思路点拨:

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月更刀

苦练中……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岁更刀

苦练中……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9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7. 理解庄子之道。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①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4分钟)

②教师明确,幻灯片显示:

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

庖丁解牛要点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怵然为戒 善刀而藏之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以解牛之技喻养生之道

以解牛之事喻处世之理

8、学生悟人生之道。(10分钟)

一般来说,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欢出书,用他的亲身经历教给世人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例如克林顿的《我的生活》,易中天的《品三国》,近期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出了自传《咏远有李》。如果庖丁也要写一本——《庖丁论人生》,那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哪些人生道理呢?现在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谈谈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文本,透过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同时结合时代热点的引导方式,也满足了学生追星、成名的心理诉求,因此比传统的“本文给我们揭示了哪些深刻的哲理”的提问方式显得更加灵活并充满生活和时代气息)

①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4分钟)

②教师小结:人处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事情,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应先了解事物的规律、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尽可能的避开种种矛盾冲突。当困难和冲突不可避免时,则要全神贯注,谨慎处理.在困难解决后,应及时收敛锋芒,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2分钟)

幻灯片显示:

庖丁论人生

教师思路点拨: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依理      谨行      藏锋

⑷以上是我们从《庖丁解牛》中探讨出的人生哲理。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应该留意到,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

①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言。(4分钟)

②教师明确:

幻灯片显示: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

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请大家看这样一段文字:(3分钟)

(设计意图:在个性化解读之后回归原文,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幻灯片显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找学生谈一下对上文的理解,然后老师明确译文。

幻灯片显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作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年。

教师点拨: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承认知识的地位,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板书:把握寓意,原本寓意

多重寓意

从中可知,当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种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养生之道。

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阅读的人人生阅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读出不同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多义性。

9.课堂小结:(2分钟)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了《庄子》散文的风格,即擅长用浅显的寓言来说明深刻的哲理,擅长用大胆的夸张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充满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文章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不论是我们学过的《逍遥游》,还是其他名篇如《齐物论》《秋水》《盗跖》,浪漫主义特点都非常明显,希望大家以后遇到庄周的文章的时候,能够以我们学过的《庖丁解牛》《逍遥游》为借鉴,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庄子》的伟大智慧。(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我将布置作业。

四、课后作业

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想。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突出课文重点,体现课堂整体思路,弥补课件投影跳跃性、活动性的不足,为学生学习庄子的其他文章提供方法、思路上的引导)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月 1, 201023:28:05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小说答案 教材资料

小说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历史小说】 (2022·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
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分类汇编! 教材资料

新高考成语填空必会成语分类汇编!

一、描写处境困难  战胜挫折取得胜利 1.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哀”是悲愤、悲壮之意,不可理解为“悲痛、悲哀” 2.安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