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创业的思考

群振 3月 7, 201012:04:35教育观察8,9921阅读模式

一、教师及其职业定位

有一句话说,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其实,一百个人,心里也有一百种对教师这种职业的认识。

教师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在遥远的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学习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特权,后来孔子开私塾先风,从而平民百姓终于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应该是私学的丰硕成果。所以孔子被读书人尊称为祖师爷,记得以前,教师做从业之前,还要祭拜孔子的牌位。

现代教育雏形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班级教学。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1632)中,加以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生的班级规模与单个教师的数量的不对称性,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高考制度的畸形发展,促使学校和社会把教师捆绑在滚滚的高考战车上。从此,教师变成社会个人成就高考梦想的跳板,随着现代传媒的长进发展,知识传播呈几何量级的增长,在社会上,教师丧失了公有的一点知识优势。于是,教师最终变成一种工具,丧失了个人的成长空间,从而也彻底地丧失了这个群体的个性色彩和魅力。

二、创业的空前机遇

在中国,畸形的高考制度违背了学习的真谛,扭曲了学生的灵魂,激化了社会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学业减负被提到日程上来。据《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9日第5版:《山东四校长寒假补课受处罚》把学生减负工作推向了实质性实施阶段。2009年,给学生减负,禁止学校假期给学生补课的措施变得更加严厉,政府明确:《谁乱补课就“下课”》。正是在这种强硬政策下,2009年1月15日,辽宁省政府纠风办通报了2006年14起教育乱收费案件,其中涉及学校违规组织补课收费问题的就占了8件,3名中小学校长被调离原工作岗位,两名校长被撤职,1名校长被免职。
不补课,教师们就有了真正的假期,就有充分的自由,从而使教师教师创业变成一种可能。

三、两难选择的煎熬

大多数人都不否认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更有人说,教师是太阳最光辉的事业。所以大家一提到教师,大半这样说,教师不错。所以,教育是一个一不小心就进入的行业,也是一个离开时总是有些恋恋不舍的行业。因为,在教师的头上,总是笼罩着一种令人羡慕的光环。那么,在教师的头上到底有没有这种光环呢,其实只有你进入了教育这个行业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等你做了教师之后,如果说教师这种行业怎样怎样还好,别人会很容易地用一句话让你闭嘴:“既然教育这个行业不好,那你为什么还不辞职啊?”

其实大部分教师都曾经相信教育行业是一个光荣的行业,教师是一个耀眼的头衔,尽管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诸多的不满意,但总是认为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是暂时的,情况一定会慢慢变好的。等过了几年,你对这个行业彻底失望时,你已经没有能力离开这个行业了。因为,一个人一天到晚被圈在学校里,从早到晚面对的是单纯幼稚的学生,忙来忙去的不是字音、字形,就是定理公式,那么这个人肯定也会变得单纯甚至幼稚,变得沉溺于琐碎而无法自拔。这个逻辑正好验证了著名的“温水青蛙理论”。

当一个人面对天真的孩子,影响着诸多人的成绩甚至前途的时候,即使您心生退意,也面临着两难选择,因为,你毕竟得对得起教师这个沉甸甸的名字。如果你准备去创业,你肯定要做前期准备,但教育是无止境的,如果你在教学上不全力以赴,你肯定会受到良好的遣责。于是,两难选择出现了。

四、选择创业≠逃避现实

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创业的奇迹,似乎不管是谁,只要投身创业,都能创造一个传奇故事,从而发家致富,风光无限。其实,创业,成功的永远是少数,失败的永远是多数,只是成功的会成为社会的英雄在社会上到处传扬、称颂,失败的往往是默默无闻,甚至是下场凄惨!何况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热闹宣传的背后不知有多少陷阱和企图!

所以,一个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摆脱工作困境,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想着去创业,等到工作顺利的时候,创业的想法又慢慢淡化了,这样的思维逻辑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让你无法安心于教育工作,而且你也根本下不了决定,辞掉工作,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创业:本来想着坐两张椅子,结果会却坐在两张椅子中间的空地上。最后,你会落得什么也不是。

五、你适合创业吗?

相信这个问题是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思考过的。创业是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创造性、最有成就感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比尔·盖茨,放着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不上去创立微软,李开复放弃谷歌高达千万美元的年薪在中国建立创新工场

但关键是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创业,答案是否定的!不信,你在百度敲入“什么人适合创业”,你会得到成千上万篇说得头头是道的文章。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所谓的创业条件。群振认为,衡量你是不是适合创业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即经不经得起失败,而且可能是巨大的失败,一连串的失败。可能是倾家荡产、血本不归!人的潜力、智慧往往是在他绝望的时候得到激发的。

六、创业的准备

在1999年时,蒙牛还是伊利的三十分之一,而到2003年,蒙牛是伊利的三分之。2002年蒙牛公司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第一,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冠军”。

那么大家肯定为这样的成长速度拍手叫好,大家肯定也相信这里面有什么灵丹妙药,但牛根生的一席话显得意味悠长:

“蒙牛企业发展时间短,成长快,所以人们感兴趣。为什么会成长为今天的规模?实际上我不理解它仅是6年,牛总在伊利工作了16年,来了蒙牛6年,在乳业里工作了22年。我们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平均乳业的年龄都是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包括中层的一些干部在乳业的工作年限也都在五六年以上,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从伊利过来的。实际上这就造成了整个团队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及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以及对乳品行业大的发展趋势、生产质量的控制、渠道的建设、甚至渠道的管控,这个能力实际上不是6年的时间。”

所以,任何一个人在一个方面的成功都要经过长期而充足的准备,经过坚苦卓绝的思考!创业当然要有冒险精神,更要有缜密的思考能力和长期充足的准备。一个仓促上马的项目,很可能会仓促落马。

创业最好不要心血来潮!创业的准备

七、创业行业的选择

记得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创业行业选择时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有一定门槛,二、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三、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是创业的门槛问题:

创业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注意要有一定的门槛,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别人的快速跟进,保持自己的先发优势,为企业的长久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如果我们对一个行业的过去和未来没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又没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作为补偿,一定要慎重地进入陌生行业,不能盲目跟进,否则可能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李开复开办创新工场,依然没有离开他熟悉的IT领域,俞敏洪建立新东方,依然是他最拿手的教育行业。网易的丁磊去养猪,只是信赖他雄厚了资本实力,肯定整不出多大动静,最多是烧点钱哄自己开心。

三是发展前景。王选是我国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生前提到自己成功时,说到他是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前景结合在一起。国家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这样你的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群振认为,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必须认真地考虑这三个问题。

八、教师创业个案分析

俞敏洪:

1.创业经历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三次参加高考,终于在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2.成功启示 

Ⅰ.并不是每一位成功者都是绝顶聪明的。

俞敏洪虽然考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但毕竟参加了三年高考。所以对于创业来说,智慧并不是最重要的,相反,一个人的品质和意志才是最重要的。

Ⅱ.不要脱离熟悉的领域

  俞敏洪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他在外面做培训,触怒了学校,结果学校给了他处分,于是他在而立之年离开北大,后来创立了新东方。依然是教育行业,所以他干起来总是得心应手。他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这也是他对自我的坚持。

Ⅲ.人脉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俞敏洪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同一个故事:俞读北大的时候,当时同宿舍有个北京的同学,他每周日回家后都带来六个苹果,不是给其他人一人一个,而是自己从周一到周六一天一个。后来,这个同学毕业后打算做点事情的时候,却没有同学愿意帮他。而俞敏洪恰恰相反。

俞敏洪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除了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外,还得益于他的人脉。像王强、徐小平这样生活在美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之所以要回来支持俞敏洪,当时他们告诉了俞敏洪一句有趣的话:“俞敏洪,我们从美国回来帮你,原因并不是冲着你的钱,我们是看在你为我们宿舍提三年热水的面子上才回来的。”这样的话虽有调侃的味道,却也说明了人脉的重要作用。

Ⅳ.吃得苦中苦

“东方学校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时只有两个人,他是头,老婆打下手,当出纳会计,上午他骑车出去,拎着糨糊桶,电线杆上贴广告,下午守株待兔。数九寒天,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都结成了冰,有时他实在冷得受不了,就掏出揣在怀里的二锅头抿上一口,然后继续把广告贴下去。事业起步的初级阶段,俞敏洪一个人每天上十几节课,即一天都在上课。个中辛苦,可能只有他自己体会最深。

创业是一个由无到有,到强大的过程,一个人事业的成长不仅要看他公司的规模,还要看企业的理财、前景、运行模式等,这些都需要一个创业都不能满足于现实,从而做到不断地自我超越。在你成功之前,你最可能得到的就是白眼、疑惑、讽刺甚至打击等,如果这些,你能从容面对,正确处理,你才能抓住机遇,脱颖而出。

3.延伸阅读

  百度百科:俞敏洪

  百度视频:俞敏洪

  新浪:俞敏洪博客

  新浪:俞敏洪微博

  俞敏洪的经典语录

  新东方的官方博客

九、教师创业信息及人物导引

  1.加盟教师创业项目

  2.黄老师创业工作室

  3.杭州高校数千教师创业

  4.赵林教师创业语录

  5.大学老师创业一年赚80万

  6.威客网上有很多百元的小项目

  7.猪八戒网小项目

十、最后要说的话

教育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相对比较满意,就要一心一意地放在工作上,就不要想着创业的事情,如果你收入很少,在业余挣些零花钱,也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如果不能做好本职工作,要辞职去干,不能脚踏两条船。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梦想成真。愿大家能够跟进,谈谈自己对教师创业的看法,不论您是不是教师。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3月 7, 201012:04:35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 教育观察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一、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