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间的唇枪舌剑

群振 4月 16, 201022:55:15教学心得11,656阅读模式

昨天我校承办了一场公开课,当然讲课的人在我们学校即使算不上百里挑一,但个个都是拔尖人才,呵呵。本来想着讲过之后能让人赞不绝口,不料却引来了一阵枪林弹雨。

这次一共有高一和高二两位老师讲这次公开课,听课的除了我们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外,还有来自油田其他四所高中的优秀教师和年级组长,所以,这次公开课可以说是高手云集,后来的结果的确如此。

我们学校高一那位教师讲了高必修一第四册文言文《张衡传》这节课共设计了两个课时,一个课时是挖掘课文里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特殊句式。她是按照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知识面细致、全面。

另一个老师讲的是诗歌鉴赏里的《诗歌意象介绍》,导入时角度巧妙、激情澎湃,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幻灯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紧扣高考,效果也不错的。

但下面对这两堂课的评价就有好戏看了。第一个学校里的人代表对这两堂是赞不绝口,而从第二个年轻女教师开始对这两位教师的课进行剥葱式的批驳。接下来的几个学校的骨干更是一点情面不留,我听这么多公开课,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阵式,而是这种情况竟然是在自己的单位,真是太离谱了。

我们见过这些骨干讲课,但评价起课来,那种理论的高度,知识的丰富,锐利的目光,超强的记忆力都是让我大开眼界。

言归正传吧,这次听评课,收获不少:

一、上课表情要亲切和蔼,板着脸讲课是大忌,要充满激情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

说实话,第十个老师讲课的语言精练、优美,思维严密,层次清楚,应该是一堂不错的课。只是老师的表情太严肃,整个班级的气氛没有被调动起来,当然,这也与本课的内容关系很大,文言文的课是很难调动学生的,所以后来评课的教师也说自己没有招。

二、讲常态课但要有亮点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是提倡常态课,但公开课毕竟是公开课,所以一个公开课还是要有明确的亮点,给听课的教师带来一些专业的思考甚至启发。所以,群振认为一堂课应该掀起一些小小的高潮。

三、注意课的引导,不能贴标签。

就像一个评课教师说的那样,现在的教师要擅长“诱导”,而不是把一些道理感性灌输给学生。但是如果一堂课的内容太多,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启发学生的,要不你的学生都是一些绝顶聪明的学生。当然群振也认为,我们也不能把诱导当成不变的法宝,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兴趣作为驱动,这也是忽略了学生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的。一般说来,学生整体素质很好的学生课堂容量应该大一些。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4月 16, 201022:55:15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