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水

群振 5月 7, 201022:32:38社会观察6,681阅读模式

一幅幅干渴的画面不断地映入大家的眼帘:西南五省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致使河道干裂,庄稼绝收,不用说家畜,就连人饮水也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让感动人心的一面,一车车纯净水运达灾区,以解决那里人们的燃眉之“渴”,一批批救灾物资被送到人们手中,来延续这个被烈日晒焦的土地上脆弱的生命!

我们中国向来以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为骄傲,我们可以可以从其他的省份紧急调拨充足的水源和救灾物资,帮助灾区的人们度过这段难熬的岁月,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大旱的不仅是西南五省,而是南北方同时进入干旱,那么我们又有没有充足的水源和救灾物资来度过这次难关呢?所以,面对旱灾,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水!

我们需要水,我们更需要应有的节水意识。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带来的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据说在德国,父母亲会经常教育子女,洗澡用多了水就是在洗欧元。可是在我们这个具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国度,常见的生活却是:每月多用几吨水,大不了就是多缴点水费嘛!于是在用水上,不少人向来慷慨大方,怎么舒服怎么用。据有关报道,广州市民一年要用掉770个湖的水量。具体到每个广州人,平均每天用水255升,相当于14桶纯净水。

有一则公益广告:“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随后的画面就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发出绝望的呻吟和企盼。“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同时也警示着国人:节水,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更需要从水资源的管理上做起。

我们需要水,我们更需要城乡齐头并进,各地共同发展的局面。“城镇旱情不严重,州市城镇一般都有较好的水利设施,或者城区都离水库较近。饮水、输水都相对便捷。”农村和城镇发展不平衡,也由于这次旱灾凸显出来。因此,农村水利设施极度缺乏。记者获得的一个数据是,昆明市1400多口水井,分布在四个主城区的有1100多口。

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没有农村的安康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安定团结,没有农村的富裕就没有整个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

我们需要水,更需要吸取教训,未雨绸缪的智慧。云南大旱,在历史并不是头一次, 1950年至2003年的54年间,云南全省出现干旱的年份有50年,其中包括21个大旱年,云南还未吸取教训,这值得深思。

并不是每一次摔倒都有再站起的可能,并不是每一次失败都有再次成功的机会,人不能两次摔倒在同一个地方,国家亦然。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在惨痛的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痛定思痛,真心铭记失败的教训。

我们需要水,我们更需要对人类自我行为的反思,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万物的主宰,看到无所不能的英雄。当我们肆无忌惮地攫取自然资源、破坏森林植被、污染大气层的时候,大自然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诫人类,惩罚罪恶。当人类被放纵时,大自然也被放纵,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才发现人类是那样的渺小和脆弱。让我们满怀敬畏地对待自然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回到曾经的蓝天、白云、绿草地!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5月 7, 201022:32:38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 教育观察

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一、张定宇(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
疫情何时远去,答案让人震惊 社会观察

疫情何时远去,答案让人震惊

张文宏:今冬非常严峻!疫情对人类未来影响巨大!  国内疫情目前控制得还好,但全球疫情正在加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战胜疫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