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群振 7月 28, 201012:16:42品味鲁迅4,955阅读模式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1925年3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二)。

其实《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应该是《中国小说史略》的缩写本,因此,前者重典型、重实例,适合演讲,另外,《中国小说史略》用的是文言文,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

《中国小说史略》共二十八篇,编写详细,用语严谨,是学术专著《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共六讲,简单扼要,以点带面,条理清晰。如果不做过深研究,想了解《中国小说史略》,只看一下《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就可以了。

另外,虽然《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简约,但却体现了鲁迅先生博大厚实的学术功底和提纲挈领的概括能力,现以对《红楼梦》的内容概括为例子:

荣国府的贾政生子宝玉,聪明过人,而绝爱异性;贾府中实亦多好女子,主从之外,亲戚也多,如黛玉,宝钗等,皆来寄寓,史湘云亦常来。而宝玉与黛玉爱最深圳 后来政为宝玉娶妇,却迎了宝钗,黛玉知道以后,吐血死了。宝玉亦郁郁不乐,悲叹成病。其后宁国府的贾赦革职查抄,累及荣府,于是家庭衰落,宝玉竟发了疯,后又忽而改行,中了举人。但不多时,忽又不知所往了。后贾政因葬母路过毗陵,见一人光头赤脚,向他下拜,细看就是宝玉;正欲话,忽来一僧一道,拉之而云。追之无有,但见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曹雪芹的鸿篇巨著,竟然能用寥寥数语把故事情节说得清晰、全面,一方面看出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常人无法企及的表达功底。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在《鲁迅全集》第9卷,作为附录附在《中国小说史略》后面。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7月 28, 201012:16:42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品味鲁迅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作者 | 李梦霁 转载按语:网上偶然看到这篇文章,感觉是鲁迅发妻朱安的自传,真是一种惊喜!但有隐约感觉不是,虽然说朱安因鲁迅的缘故向往"新学",努力习惯于新生活,但料想她的文笔不会如此优美、文心秀口。...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品味鲁迅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苦中作乐是为了活下去,因为谁活着谁就看得见。这里绝不是美化苦难和为苦难辩护,但也绝不是只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叫苦连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活的力量仍然有可能战胜不让你好好生活的力量,对于不让你好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