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在大家的脑海里肯定有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听起来还是满潇洒的,光明磊落,豪迈英气,激昂慷慨。但仔细想一想,这句真的不能当作哪儿疼贴哪儿的万能膏药。
唐朝的节度使那可是封疆大吏,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唐朝皇帝可谓激昂慷慨、光明磊落的君子,坚决贯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大政方针,他们大权旁交,只顾和杨贵妃无莺歌燕舞、春宵苦短,直到皇帝老子被赶出京城,狼狈不堪地逃到凤翔才大骂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们大逆不道,不仁不义。可见,用人尚有疑之必要,才不会引火烧身。
当然,毛泽东也应该相信整天在自己眼皮下面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林彪,应该相信整天大唱忠字歌,大跳忠字舞的李青山,张子善们。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真的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怀疑一切,不然就矫枉过正了。宋朝作为唐朝前后相承的朝代,也许对唐朝的毛病看得过于真实和刺激,赵匡胤不但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把国家大权一人独揽,而且他们采用了有兵不能指挥,指挥又无兵的尴尬局面。可能对所有人抱有怀疑的态度。
信任,是维持人际关系的一咱重要方式。
但信任君子之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大家说,对不对?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