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原因的四种版本

群振 8月 28, 201011:21:21品味鲁迅15,5236阅读模式

作为非常看重天伦之乐的鲁迅先生,作为家庭长,本来把自己的兄弟、家人接到一起居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同时作为当时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鲁迅与他的二弟周作人的失和,对双方的名誉和身心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虽然,当事人已经纷纷作古,辟谣澄清,还人清白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关他们兄弟二人失和的原因可以说众说纷纭,但比较有代表的有以下四种:

xiongdi

一、情人说

有人说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原是鲁迅的情人。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纪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长都是他的兄长鲁迅一路引导,鲁迅不但负责这个家庭的物质生活,还负责引导弟弟精神方向,鲁迅到南京上学,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学,鲁迅去日本留学,后来也把他的弟弟带到日本留学,在留学过程中以及回国之后,兄弟两人并肩战斗,一块写文章,一块做学问,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名的先锋人物。所以有人说,在日本鲁迅曾经和羽太信子发生过关系,后来鲁迅看他们无法走到一起,就把羽太信子介绍给了弟弟周作人。这要从周作人给鲁迅的那封1923年7月的绝交信说起:

鲁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有人说,这里所说的“过去的事”应该是羽太信子告诉她的丈夫周作人鲁迅曾经追求过她,并且与她发生过关系。所以,周作人才毅然决然地与鲁迅绝交。问题是,如果羽太信子向自己的丈夫承认自己曾经与鲁迅发生过关系,那她不是把自己也捎上了吗,而且既然这样的事过去那么她时间,就不至于鲁迅与周作人绝交后回住所收拾东西的时候,又遭到周作人夫妇的激烈的围攻和谩骂,甚至周作人还用香炉投郑鲁迅。可见,羽太信子告诉周作人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好像是过去没有太长的时间,而且所有的责任都在鲁迅。另外,当时在日本鲁迅和周作人是同时在日本认识了羽太信子,而且不久周作人与羽太信子结婚,而鲁迅因家庭负担问题回国,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成为情人的可能。

二、偷窥说

说鲁迅曾经偷看羽太信子洗澡,而且周作人据说曾经亲自告诉他的朋友,说鲁迅偷听他和羽太信子的房事。不过这只是传言,周作人有没有告诉过别人哪怕是告诉他的朋友,说他的哥哥偷听他们的房事,不说这事是假的,即使是真的,智商不低的周作人也不可能把这样的家丑告诉别人。

而且,从性格特点上看,鲁迅的严肃、沉稳也给我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把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上讲述,鲁迅从日本回国后,思想消沉,虽然当时年青人有很多消遣时间的方式,但鲁迅住宿在吊死过人的院子里抄石碑,经常是足不出户。只是后来在年轻的文化干将钱玄同的鼓励下才开始参与新文化运动,最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名主要领袖。可见,鲁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并不是一位朝三暮四的风流才子。这样的偷窥说自然是不攻自破。

xiongdipengyou

三、经济纠纷说

这种说法以当代著名鲁迅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和南江秀一这代表、这是现在被大多数认可的一种说法。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鲁迅博物馆馆长、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孙郁:她(指羽太信子)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挥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孩子等女仆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有时饭菜烧好,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一桌饭菜退回厨房,厨房里赶紧另包饺子……鲁迅曾经说,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车送出去,所以他觉得我自己拼命做,但是总是不能满足要求。

而且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收入颇丰的周氏兄弟挣来的钱不仅要供羽太信子挥霍,而且还要接济日本的羽太家,那时,周家经常通过鲁迅向日本寄钱。

因此,巨额的花销给,周家的财政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平时鲁迅不可避免地提示羽太信子节俭之类,最后羽太信子怀恨在心,于是在自己的丈夫面前中伤自己的大伯哥。

xdgxzp1

四、歇斯底里症说

近年,有研究证明羽太信子有歇斯底里症,那么什么是歇斯底里症呢:
歇斯底里证又叫癔症,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江南秀一在1994年《答<书城杂志>读者作》的文章里说到:在家庭里,鲁迅对妻子冷淡,而常用日语与信子谈天,信子以为鲁迅对自己特别热情。到北京八道湾,母亲提出不当家,朱安不能当家,鲁迅就让信子当家,信子也以为是鲁迅特别抬举。久而久之,她就以为鲁迅对她有意。后来矛盾爆发,她就把日积月累的内心的想法作为客观事实“告发”了出来,甚至把鲁迅的正常接近认为是“对她不敬”。

这种看法也是大有可能的。有趣的是,羽太信子嫁给了鲁迅的二弟周作人,而羽太信子的妹妹芳太信子嫁给了鲁迅的三弟周建人,而后来两人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而鲁迅又是因为父母包办婚姻实际上是抛弃了自己的妻子朱安。所以,羽太信子经常对鲁迅兄弟冷嘲热讽,百般挖苦,说鲁迅和周建人多妻,色情。而身为女人的羽太信子同情朱安和自己的胞妹芳太信子,再加上她本身的歇斯底里症时有发作,那么,她对鲁迅的误解极有可能发生。

那么,鲁迅对羽太信子比较热情是不是事实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早在他和二弟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认识了羽太信子,而且羽太信子出身寒微,积极上进,肯定会博得鲁迅的好感。虽然后来,羽太信子很快与自己的二弟结婚,但鲁迅可能在把他当作弟妹的同时,也可能把当作进步青年而加以青睐,要不,鲁迅也许不会把全家的财政大权交给羽太信子。

另外,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在鲁迅的心目中日本是一个繁荣而强大的国家,也是当时中国学习的对像,从鲁迅的文章和日常行为看,日本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他的大部分译作都是日文的,他有一大批日本朋友,他在称为别人时,就是称什么什么君,比如称冯雪峰为冯君,称史沫莱特为史君等等。有时鲁迅先生也许想通过羽太信子来了解日本的一些情况或者回顾在日本的经历,在这一层上,鲁迅先生也会对羽太信子多一些好感。

chenzishan

 

 

五、结语

由于当事人的守口如瓶和知情人的相继离世,鲁迅先生同他二弟周作人的感情破裂的原因已经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了一桩悬案,所以才引来了各种猜测甚至诽谤。

但群振认为鲁迅兄弟的感情悲剧发生后,鲁迅周围的人虽然没有出来澄清事实真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比如鲁迅的妻子朱安相信自己的丈夫鲁迅是无辜的,因此坚决搬出来与鲁迅同住,鲁迅的母亲也始终站在鲁迅的一边,而且三弟周建人,从此也几乎断绝了与二哥周作人的来往,甚至是当周建人夫妇遇到困难时,芳太信子向鲁迅借钱,也不向她的姐姐借钱。所以,孰是孰非已经不言自明。

而且,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周作人在日本人的恩威利诱下,做了汉奸,而他的大哥鲁迅先生却中国的民主和自由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精神领袖。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穷节乃现,危难见英雄。周作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竟然如此糊涂,那么,他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上也不由得开明公正。但愿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不要再以自己的肤浅和阴暗来推测鲁迅——这位在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人。

参考资料:

  • 《鲁迅全集》鲁迅
  • 《名人传记》2007年第11期 孙郁
  • 《答<书城杂志>读者作》 江南秀一
  • 百度百科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8月 28, 201011:21:21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品味鲁迅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作者 | 李梦霁 转载按语:网上偶然看到这篇文章,感觉是鲁迅发妻朱安的自传,真是一种惊喜!但有隐约感觉不是,虽然说朱安因鲁迅的缘故向往"新学",努力习惯于新生活,但料想她的文笔不会如此优美、文心秀口。...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品味鲁迅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苦中作乐是为了活下去,因为谁活着谁就看得见。这里绝不是美化苦难和为苦难辩护,但也绝不是只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叫苦连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活的力量仍然有可能战胜不让你好好生活的力量,对于不让你好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