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振觉得教育界有一句最虚伪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把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免除得一干二净。什么不能体罚学生,不能变相体罚学生,这些东西往往被一些刁钻的学生当作武器和老师对抗,其实这样恰恰害了学生。
昨天一个同事告诉我,他发觉班里有个别女生在下面小声地骂他,他告诉我有些学生对学校不满意,对上学不满意,就在下面小声骂老师,甚至祖宗十八代都“照顾”到了,真是让人生气。
请不要美化后进生,群振以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后进生确实有一些很优秀的苗子,但也有一些十恶不赦的家伙。现在整个社会,特别是整个教育界都一再声援老师要善待后进生。群振认为,老师不是更应该善待中等生,善待优秀生吗?有人说,但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啊,但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师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后进生身上,哪里还有时间给中等生、优秀生,这样同样对中等生、优秀生是不公平的。相反,那些不思进取的后进生在这种舆论下总觉得自己应该受到照顾,反而使他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这样同样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中国古代的先哲孟子和荀子曾经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进行过细致的叙述和论证。但群振认为,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的本性越来越复杂,就人类整体来说,既不是全部善的,也不是全部恶的,而是人的本性有的是善,有的天性是邪恶的,对那些天性邪恶的人,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对这些人只有用惩罚、法律去制裁,从而让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的丑恶的行为负责,下面这一段来自著名的教育名著《爱的教育》的一个个案,它雄辩地说明了有些人天性是邪恶和刁钻的:
勿兰谛的斥退 十一日
代洛西读着维多利亚·爱马努爱列王的吊词的时候,笑的只有一人,就是勿兰谛。勿兰谛真讨厌,他确是个坏人。父亲到校里来骂他,他反高兴,见人家哭了,他反笑了起来。他在卡隆的面前胆小得发抖,碰见那怯弱的"小石匠"或一只手不会动的克洛西,就要欺侮他们。他嘲笑大家所敬服的拨来可西,甚至于对于那因救援幼儿跛了脚的三年生洛佩谛,也要加以嘲弄。
他和弱小的人吵闹了,自己还要发怒,务必要对手负了伤才爽快。帽子戴得很低,他那深藏在帽檐下的眼光好像含有着什么恶意,谁都见了要害怕的。他在谁的面前都不顾虑,对了先生也会哈哈大笑。有机会的时候,偷窃也来,偷窃了东西还装出不知道的神气。时常和人相骂,带了大大的钻子到学校来刺人。不论自己的也好,人家的也好,摘了上衣的纽扣,拿在手里玩。他的纸、书籍、笔记簿都又破又脏,三角板也破碎了,钢笔杆都是牙齿咬过的痕迹,不时咬指甲,衣服非破则龌龊。听说,他母亲为了他曾忧郁得生病,父亲已把他赶出过三次了。母亲常到学校里来探听他的情形,回去的时候,眼睛总是哭得肿肿的。他嫌恶功课,嫌恶朋友,嫌恶先生。先生有时也把他置之度外,他不规矩,先生只装作没看见。他因此愈加坏了,先生待他好,他反嘲笑先生;若是骂他呢,他用手遮住了脸装假哭,其实在那里暗笑,曾罚他停学三天,再来以后,反而更加顽强乱暴了。有一天,代洛西劝他:"停止!停止!先生怎样为难,你不知道吗?"他胁迫代洛西说:"不要叫我刺穿你的肚皮!"
今天,勿兰谛真个像拘一样地被逐出了。先生把《每月例话·少年鼓手》的草稿交付给卡隆的时候,勿兰谛在地板上放起爆竹来,爆炸的声音震动全教室,好像枪声,大家大惊。先生也跳了起来:
"勿兰谛出去!"
"不是我。"勿兰谛笑着假装不知。
"出去!"先生反复地说。
"不情愿。"勿兰谛反抗。
先生大怒,赶到他座位旁,捉住他的臂,将他从座位里拖出。勿兰谛咬了牙齿抵抗,终于力气敌不过先生,被先生从教室里拉到校长室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先生独自回到教室里,坐在位子上,两手掩住了头暂时不响,好像很疲劳的样子。那种苦闷的神气,看了教人不忍。
"做了三十年的教师,不料竟碰到这样的事情!"先生悲哀地说,把头向左右摇。
我们大家静默无语。先生的手还在发抖,额上宣纹深得好像是伤痕。大家都不忍起来。这时代洛西起立:
"先生!请勿伤心!我们都敬爱先生的。"
先生听说也平静了下去,说:
"立功课吧。"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