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振以前曾经写过一系列的后进生的文章,教育后进生对每一位教师来说,不论是在心力上,体力上,还是在判断他人价值的标准上都是空前的挑战。
现在不论是在各种杂志上,还是在网络上,理解、支持、同情后进生的文章数不胜数,群振在这里不愿老调重弹,在这里,我对我所认识的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谈一下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对外界假想的两极分化。
群振觉得心态是一切言行举止的基础,后进生的心态存在着男生和女生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男学生一般与别人交往之前往往带有一种敌意,而女同学则往往会把他人想得过于单纯和善良。所以,在一个后进生比较多的班级,有些学生第一次看老师的眼神总是充满着敌意和挑衅,而在班级里制造朗朗笑声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心计的后进生女同学。问题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与后进生的男同学交流要花很多的功夫也不见得有多少成效。
二、意志的脆弱性。
有些后进生自从进入高中,经常被都老师提醒、教育甚至训斥。当时这些学生都能很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甚至还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但不久,又犯同样的错误。
群振也曾经和这些同学谈心,其实他们也知道自己犯了错,但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别人的鼓动,场面的热闹,爱好的驱使,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
三、不论对错,只管公平。
老师在后进生较多的班级里,在维持课堂纪律,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可以说面临着重重压力和阻挠。
由于后进生在求学的十多年里,也许会经常受到老师的责备训斥甚至体罚,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总是觉得老师与他们过不去,老师与他们为难,于是,在受到老师的批评时,这些学生往往不会是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了错误,而是老师是不是冤枉了自己,别的同学犯同样的错误怎么没有受到指责呢。这些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由于一开始都存在着偏见,所以,往往是不欢而散。
四、情谊被放在首位。
有些老师也许遇到过,有些班级非常“团结”,有时甚至集体抑制老师的做法,大有“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之感,让老师哭笑不得。
应该说这个特点不能算作缺点,这代表着这些后进生具有较高的情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在学校表现平平的学生,甚至被老师看作是问题学生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大部分人,只要品德没有问题,他们在社会上总是如鱼得水,风风光光。
因为他们讲究集体精神,注意团结合作,特别重视友谊,为朋友愿意鞍前马后,甚至两肋插刀。所以这些学生毕业后,不论是进入大学还是进入社会,他们周围都会有一个个团结的集体,而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这样的集体是不可或缺的。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