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深刻

群振 11月 26, 201020:17:07品味鲁迅5,364阅读模式

鲁迅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人,我们在鲁迅的作品和生活中很难看到他的笑,他的轻松与从容。能够让后人铭记的除了鲁迅的文学,还有就是他的深刻。因为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那么,是什么成就了鲁迅的深刻,使他能够在世事纷乱中以他的洞悉一切的智慧引领那个黑暗的时代里的劳苦大众。

一、文人的感觉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文人并不是所谓风花雪月式的文人,群振觉得一个真正的文人有几点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文人不随波逐流,文人不趋炎附势,文人张扬个性而语出惊人。群振觉得鲁迅就是这样的文人。一个真正的文人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天之骄子,他们心里只有正确与真理,没有需要和必须。

所以一个真正的文人,要想保持自己的良知与姿态,有生之年往往是不如意,甚至是备受打击,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我们想起了一个词:落魄文人。

二、医生的眼睛

如果不是那场幻灯片事件,我们中国可能多了一名严谨的医学专家而少了一位能为整个中国指引方向的伟人!尽管弃医从文,但鲁迅依然有着一双医生的犀利的眼睛。于是鲁迅能够一下子看透风物世俗的本质与正像。他的思考、观点、演说无不以独到的思考闻名于世。

三、哲学家的思维

鲁迅并不是哲学家,所以他的文章以深刻见长,但这种深刻是文人的一种深刻,这种深刻是建立在鲁迅对世俗百态都保持一种警惕的态度。所以,这样就会最大程度地避免盲从。

四、人生际遇

鲁迅先生是长子,整个周家对的败落对他的影响肯定要大于对同作人的影响。早年丧父,家庭婚姻,成就了他的细致、深刻、冷峻。作为一个小康人家的长子他曾经丰衣足食,当家庭败落时,面对别人的冷眼、欺压甚至落井下石,他肯定比一般人体会的更加深刻,因为他年幼的心灵经历了人生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点。

这个经历一方面造成了他对黑暗、丑恶的极端仇视,从“痛打落水狗”到去世时“我一个也不宽恕”,都说明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身上钉下了鲜明的烙印。

五、博览群书

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年仅26岁的他在日本写的四篇文言写成的长篇巨制看得出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学的发展了然于胸,而且对西文文化艺术的成就也相当熟悉。在鲁迅的那个除了胡适等少数大学者的知识可以与鲁迅匹敌,大部分人无法望其项背。当然,这也是鲁迅在与“创造社”进行几轮论战,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与“创造社”的郁达夫过往甚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鲁迅欣赏他的学识,而当时的文学家大都是空谈,而搞学问的大部分又不问世事,这在当时的鲁迅看来都是不对的。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1月 26, 201020:17:07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品味鲁迅

朱安:来生,再也不要遇到鲁迅

作者 | 李梦霁 转载按语:网上偶然看到这篇文章,感觉是鲁迅发妻朱安的自传,真是一种惊喜!但有隐约感觉不是,虽然说朱安因鲁迅的缘故向往"新学",努力习惯于新生活,但料想她的文笔不会如此优美、文心秀口。...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品味鲁迅

阿Q可笑的不是自我安慰

苦中作乐是为了活下去,因为谁活着谁就看得见。这里绝不是美化苦难和为苦难辩护,但也绝不是只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叫苦连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活的力量仍然有可能战胜不让你好好生活的力量,对于不让你好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