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师生情绪的相互影响

群振 11月 11, 201022:00:34教学心得4,826阅读模式

群振认为,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正确审视学生的成长,首先应该淡化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角色和教育角色,而应该回归人与人的交往,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师生关系的本质,从而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学生的成长既不像所谓的专家学者用数据分析的那样艺术、唯美,它不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程式,也不像时下人们人们呼唤的那样,学生在一种近似完美的环境里成长,教育需要表扬、鼓励,也需要监督、约束与体罚。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充满着曲折与自我否定,人是有惰性的,这种天然的惰性需要外面因素的督促、引导甚至惩罚才能沿着人们期望的目标前进。

师生关系是学校所有关系中发生频率最高,最紧密的关系。而师生情绪,往往成为师生有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一方面,教师要屏弃板着脸教训人的教育方法,尽可能使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快,但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速度成长的舞台,不论是哪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因此,课堂过于活跃又会出现下级纪律混乱,学习效率低下的不良局面。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有责任控制学生的情绪,在一种轻松有序的状态中进行。

如果一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友善、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的活动,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情绪高涨,从而使整个课堂过程轻松愉快;如果教师生性活泼,充满激情,也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相反亦然。

一、紧扣一“早”字,争取主动。

对一个新的班级,教师第一课堂就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教师的原则和底线,要让学生明白如果故意超越教师制定的原则和底线,就立刻会受到提醒、警告甚至惩罚,同理,在一堂课中,教师也要争取主动,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方式把信息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放松的同时,不能为所欲为,破坏课堂纪律。所以,早早地控制住学生的情绪,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下,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的成本,这样可以使整个课堂的节奏掌握在教师手里,而不至于等学生闹腾起来之后才管,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原则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对于处于未成年的学生的管理,是应该把原则于与灵活性发挥到极致。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作品,所以,教师的管理要充满人性化;坚持原则固然重要,但坚持原则要让学生理解、认识,支持,而不是单一的压服。特别是在整个班级出现普遍情绪异常时,作为教师不能只用单一的压制去控制课堂,而是应该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的原因。比如班级篮球比赛获得第一,世界杯正在现场直播,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如果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有时学生过火一点也不要过于严厉地指摘,不然,教师就不可能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慢慢地教师就会被学生排斥。

三、抓住一个“大”字,舍卒保车。

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的时候,老师不可能赢得班级里所有学生的喜欢与爱戴,教师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情绪的人,也不可能发生内心里喜欢、爱待所以的学生。不论是普通班,还是重点班,不论是一般中学,还是重点中学,在班里总是一两个刺头,玩世不恭,对教师充满敌意。

有些教师在刚接一个班的时候,讲课还算风趣自然,充满热情,但时间长了,对班里的学生情况了解了,教师的目光和精力可能会被班级里个别捣乱的学生吸引。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训斥的过程。这样对整个班级的学习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相反,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目光和精力放在听课积极,与人和善的学生身上,尽可能把整个课堂渲染得十分的和谐、顺畅。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1月 11, 201022:00:34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教学心得

写给高二15班同学的一封短信

——开学前,致即将返校的你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虽然未曾谋面,但一想起我将要和可爱你们一起渡过两年不平凡的岁月,我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写下来一些可能不太完美的话和你们共勉! 开学了,不必焦虑...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教学心得

庠序之教解释梳理

关于孟子作品《寡人之于国也》中“庠序之教”两类学校的解释人教版教材与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同。经过梳理,教材的解释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