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尊敬的校长在高三考务会上绘声绘色地谈了后进生问题,他说直到去年他才听说油田一中担任非重点班的教师每月都可能领到100元的津贴,这个津贴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痛苦费”。普通班学生习惯差,基础薄弱,教师不仅劳力,还劳心,常常是课还没有上下来,就整了肚子气。为了安慰和补偿教师,担任后进生班级的教师每月可以领到100元费用。结果赢得在场老师一阵热烈的掌声。
说实在的,自从去年学出现了恶性事情之后,学校各级领导都对非重点班级十分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已经经不起在出现这样的恶性事件了,另一方面,因为学校领导也改变了他们以前的看法,对河南省一个非一流学校来说,普通班的学生真的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好教。
我们学校各级领导的逻辑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你讲课太枯燥,如果你的课讲的给说书似的,学生会不愿意听吗?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并不是每一位善良的学生都愿意听说书,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武术,有人对实践和交际非常感兴趣,有人对农业情有独钟……另外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听上一个小时的说书当然是兴趣盎然,如果强迫他一天到晚地听,晚上再温习白天的东西,我想,这样的说书也不见得真的会大受学生的欢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钱志亮,发表文章表示,其实人与人有很大差别:如果把一个成功的人的素质细化为10项,能占7项人的就会很顺利地考上大学,而有的学生只占1-2项,对他们来说,能一天到晚做在教室里听课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人的天赋不同,正如兔子天生擅长跑,而乌龟擅长游泳。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差别,在一次讲话中说到,他最反感别人说这样一句话:“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社会上真的有这样的人,那么就让他站出来,我组织学生让他教,看结果怎样。
在会上,校长极尽安慰之能事,说到:“普通班的教师就把那普通班的学生当作自己养的傻孩子”群振看见会场的老师们纷纷摇头。看样子这种阿Q精神胜利法对久经沙场的教师们根本是不管用的。因为后进生并不是真的傻子,他们也许对一道讲了好多遍的题不明白,但对打架、恋爱、美食、美容、自尊却有天生的敏感和优势,有些学生,一天到晚除了吃喝拉撒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求,却能自得其乐,天真无邪的笑声不绝于耳。这样的学生对于那些一向勤学好问的教师真的无法理解,也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多少快乐。有人说,老师可以接近学生,然后去转化学生,但问题是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养成的习惯,要转化是何等难?如果一个班级里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也许还可以转化,如果全部是这样的学生,教师可能是无回天之力了。更何况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习惯于我行我素,不屑于教师接近他们呢。可见,痛苦费,虽然不是很好听,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当然,“痛苦费”虽然合理,但这费用的背后是对后进生的一种歧视,看来是不合情的。而且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给教师发这样的费用。所以,这些教师应该快乐,但大部分的时候是痛苦着,所以他们的生活就是痛苦并快乐着。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