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第一场雪融化之后,带儿子到文化宫广场上放风筝,风小,风筝质量次,始终不能放飞。儿子生气地把风筝扔在地上。
我捡起地上的风筝,一次次试飞,总是不能成功,但有几次几乎要飞上去了,因为这时的风太小,而且方向不确定,总是在最后倾斜着翅膀栽到地上。
作为一个“奔四”的人,也自知过了放风筝的年龄,记得小时候,见过邻居家的大叔用树枝、白纸制作风筝,自然是羡慕的不得了,但当时自己的确没有勇气去制作一个风筝,后来一上学似乎再也没有玩耍的时间,风筝也渐渐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但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我冒着大汗,一次次放飞的尝试,一方面是做给儿子看,我要他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一种努力拼搏的精神,不能轻言放弃。另一方面,确实也怀着一种儿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再一次做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找回那份童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过来人都知道,这里的当家可不是掌权,而是受难。今天即使最后累得腰酸背疼也未能让手中风筝展翅飞翔,但风筝在空中滑行的感觉自从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后就再也没有体会过。面对别人的大步流星,我几乎是在匍匐前进的。
事后,我想,虽然出身卑微,但生活并不只是沉重和单调。但我偏狭的眼睛看到的只是这些,以至第一步都迈得异常沉重。
想起当时,我在热闹的广场上拉着一只破烂的风筝跑得气喘吁吁的时候,周围的人总是投来注目的眼神,是鼓励,是可笑,还是羡慕?我不知道,但感觉到很温馨。风筝,飞的感觉,真好。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