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几乎与女人相反,很少在别人面前谈到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感受到的几乎是焦头烂额的繁忙与劳累,我被一天到晚地困在家里,几乎什么也干不了。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是耻于谈论孩子:哪一个有作为的男人整天在家里围着孩子老婆转悠?但孩子却是一个存在,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存在。他会慢慢地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思想,你的情绪。
孩子五岁了,我经常这样说,其实这是一种情绪很模糊的感慨:一是看当时呱呱坠地的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那种感觉几乎是使人一夜愁白了头,但转眼间已经五岁了,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学会了淘气……使人很有成就,让当父母的也很自豪。二是,感慨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自己经在奔四十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孩子长大了,也就意味着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孩子是一个标尺,时时用自己的进步丈量着父母的沉沦,使父母看到一个落寞的自己,哪怕谈笑风生,哪怕醉眼朦胧,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那份伤感与悲哀!
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为了顾及面子,大家和睦相处,成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强大与鄙视掩藏起来,但孩子却总是把一切说到脸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揭去成人交往中那份含情默默的面纱,使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变得单纯而又显得残酷:我家有两辆车,我们家刚买了别墅,我喜欢什么玩具我爸爸就给我买什么玩具……
哪怕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他可以用不屑来面对世俗的偏见、轻蔑甚至狂妄自大,但几乎无法承受孩子之间在这种单纯而又充满势利的对比中感觉到委屈与自卑。因为,孩子,属于他们的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怎么忍心用世间人与人之间太多的差别与无奈沾染那一尘不染的幼小心灵!虽说,在这样一个千奇百怪的社会里,我们都无法置身世外,但这种生活哪里是我们心甘情愿的选择!人,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作为父母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比自己生活得好了,但他们还是生活在父母的影子里。我们作为父母,从孩子的长相、习惯、性格上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由此想起在读《鲁迅传》的时候,鲁迅先生写的一首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请看兴风呼啸者①,
回眸时看小於菟②。
周海婴是鲁迅先生与他的爱人许广平的爱情结晶,鲁迅非常爱这个孩子,孩子的成长与顽皮经常成为鲁迅与朋友交流的话题。鲁迅一点也不掩盖自己浓厚的恋子之情。鲁迅可称得上一个不苟言笑的文豪,但在孩子面前,他又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样看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不能沉迷于所谓宏图大业,让人间这纯真珍贵的感情受到冷落与伤害。
注:①“兴风呼啸者”,指虎,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所以有成语“虎啸生风”。②“小於菟”( wūtú)∶即小老虎,“於菟”是一古词,早在《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楚人为乳谷,谓虎於菟。 《辞海》:“於菟,虎的别称”。 古代楚地称虎为於菟。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