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书房里上网,在客厅里玩耍的6岁儿子跑过来,问我挂在客厅的木版画上面的字是什么,能不能给他读一下。让我囧得很,上面刻的诗居然有几个字我不认识,只好到网上去查。
这幅我家客厅里,正对电视墙的“五牛图”的本版画,记得2008年搬家时买的,到现在已经有四年的光景了。因为当年是牛年,另外我的儿子的小名叫牛犊,于是就花了几百元钱,买了这样的一幅木版画挂在家客厅里,一是纪念搬迁之喜,一是表达了对儿子的喜爱。从学校的宿舍搬到新房子这么长时间,如果不是儿子问,我真的还没有仔细看过上面的文字,这事细想起来,真的让人有些惭愧:
这首先表现了我的肤浅,买了这幅画只是为了装点客厅里空白的墙壁,不是真正的喜欢这画的内容,看重的只是外在的形式,而不是事物的内涵,这样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想起自己平时的碰壁,真是“罪有应得”。
其次这也表现了我的虚荣和骄傲。自己没有搞清楚的东西怎么敢挂在大庭广众之下?为的只是装点门面,使家里显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气势?听冯至镛先生说,他买的新书不读一遍是绝对不会上书架的。我想这种做法极对,没有读过而放在书架上,那只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而不是对书本身的喜爱和保存。这样看来,我和那么不学无术而又喜欢附庸风雅的暴发户有什么不同呢?
最后这也表现出没有真性情,缺乏赤子之心。这件事,使我看到了我骨子里骨子里的俗气。做事多半是为了迎合世俗,而不是出于内心的喜欢,眼睛看到的是功名利禄,得失成败而不是做事时的执着钻研。这样的性格到头来只能是庸俗而无为,断然是一个缺乏人格魅力的人。
下面说一下这幅画。
一、五牛图
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二、“五牛图”题诗
唐代韩滉所作《五牛图》上题词是清高宗弘历的御笔,所用字体是赵(赵孟頫)体行书。
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像间。舐龁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乾隆癸酉御题。
“一牛络首四牛闲”,《五牛图》中画的五头牛状貌各异(从右至左):有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一头牛则纵趾而鸣;一头牛在回顾舐舌;还有一头牛以红绳络头为饰,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指韩滉的五个兄弟中只有韩滉一位在朝为官,其他都已赋闲林下。
“弘景高情想像间”,效仿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归隐山林在后世只能是想像而已。陶弘景都坚辞不就,并且画了两头牛,陶弘景是齐梁间著名道士。梁武帝萧衍多次召他出山。他都坚辞不就,并且画了两头牛,““一牛散放水草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南史》卷七十六)。梁武帝看后,明白陶弘景不愿委身于官场,就不再勉强他。
“舐龁讵惟夸曲肖”,舐,舔。龁,咬。曲肖,完全相似。意思是指不要只夸赞画家对牛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还需了解画家作画的深意。
“要因问喘识民艰”。应该效法先贤丙吉多关心民生疾苦。这句诗包含“丙吉问喘”的典故。汉宣帝时的丞相丙吉出行遇到有人斗殴,他过而不问。然而遇到路边牛在喘气,却停车问赶牛的人牛走多远的路。下人不解问他,他解释说路人斗殴是地方官该管的事,而牛在春天路行不远而喘,说明季节不调,影响农事,这是作为丞相应该关心的大事。
“乾隆癸酉御题”。这句落款表明乾隆帝题词时间,乾隆朝癸酉年,指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这些相关的内容来自百度知道 迷途的独狼的回答。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