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之龙”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

群振 12月 7, 201412:52:53教材资料3,607阅读模式

下面的主题单元教学系列,来自山东省临朐第七中学张桂芹老师的亲情奉献,作为教育同行,我对山东省临朐第七中学的老师们出众的才华,刻苦的钻研精神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达最真诚的感谢。

主题单元标题“词中之龙”辛弃疾
作者姓名张桂芹所属单位山东省临朐第七中学
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朐第七中学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qzgq2007@163.com邮政编码26261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高二
所需时间7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最后一单元《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是中国诗词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而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最大限度的开拓了词的境界: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表现方式上以文为词,语言上熔铸百家,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他的繁富多样为两宋其他词人无法比拟。

整个单元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辛弃疾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内涵。专题二,辛弃疾人生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引领学生挖掘文本,体会辛弃疾作品的爱国情感。专题三,评价辛弃疾。指导学生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感受,并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并展示成果。让词中之龙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学习此专题,可较为全面的了解辛弃疾词的风貌,从而构筑完整的宋词知识网络;还可继续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和水平。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作品。

2.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3.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4.结合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辛弃疾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自主合作探究,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开展研究性学习。

2.多角度地感受和鉴赏辛弃疾词的独特魅力,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辛弃疾在词作中体现了怎样的感情?
  2. 辛弃疾人生经历对其词作有何影响?

3.  辛弃疾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专题划分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专题二,辛弃疾人生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

专题三,评价辛弃疾。

专题一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课外1课时+课内2课时=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次专题活动围绕辛弃疾的四首词展开,它们是《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

学生可通过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2.反复诵读体味,能用语言较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四首词。

4.结合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将每首词抑扬顿挫、准确的读出来么?

2.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写出来吗?

3.每首词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能划出有关能传达全词情感主旨的词语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学生自由交流,将自己查阅的有关辛弃疾生平的资料进行展示,教师引导梳理总结。

活动二:引导学生诵读《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四首词,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

活动三: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写出来,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展示,班内交流。

活动四: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每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并找出这些表达情感的词语。学生再次阅读,体会与初读时所体会到的感情是否一样,哪一种情感更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五:尝试写作,要求:以作者的身份,把当时作者的心理感受等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小组展示,班内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教师归纳总结每首词所展现的作者情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 

1.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朗读准确、流利,。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3.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词鉴赏出作品的情感,并能准确找出表现情感的词语。

4、能用准确的用语把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述出来。

专题二辛弃疾人生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课外1课时+课内2课时=3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梁衡在《把栏杆拍遍》里这样说: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辛弃疾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爱国志士,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为何在他的词作里我们读到的有这么多的苦闷、无奈、企盼?

本专题是在专题一初步赏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挖掘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对其词作的影响,展现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学生可将上网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四首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达到对词作内容的深层了解。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综合分析辛弃疾人生经历对词创作的影响。

2.由辛弃疾自身经历所展现的词作思想内容。

  1.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大致有哪些阶段?

2.辛弃疾词所体现的感情有哪些?

3.辛弃疾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有感情的配乐诵读,体会辛弃疾悲凉豪壮的心境。看谁读的感情更到位,更符合作者的心境。

活动二: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对辛弃疾一生梳理总结。教师引导。

辛弃疾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①起义南归时期;②辗转任职时期。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 。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到苍天的发问,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活动二:结合写作背景,认真研读《水龙吟》《青玉案》,分析这两首词的思想情感。小组研讨。

活动三:这两首词所体现的情感与辛弃疾人生的经历有何关联?小组讨论。

学生分别对《水龙吟》《青玉案》进行研讨发言,加深对两首词的理解。

教师总结:辛弃疾特定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词内容的与众不同,当他失去了战场上的钢刀利剑之时,只有用自己的笔发出一声声的呼喊、叹息。

教学评价 

1.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朗读准确、流利,。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三评价辛弃疾。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以及学习后的思考。通过专题一二的学习,学生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了解学生词的掌握程度,对辛弃疾是否能做到“知人论世”,对他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学习,辩证的看待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背熟辛弃疾的哪一首词?

2.如何看待辛弃疾一生的遭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活动一:组织学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检测词的掌握情况。

可以组内比赛,班内比赛,选出优胜者。

活动二:撰写评论,写出自己对辛弃疾一生遭遇的认识,班级展示并评选,将质量较高的作品发表到班级的博客上面。

活动三:辛弃疾的遭遇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梳理总结。

提示:人的一生,会阳光明媚,也会风雨交加。当我们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先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直面人生。

教师进行主题单元总结。

教学评价 

1.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朗读准确、流利,。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3.能通过辛弃疾的遭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继续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2月 7, 201412:52:53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答案 教材资料

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答案

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 语文·全解全析 1 2 3 6 7 11 12 15 D B C C A C D B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不是系于某人...
必修上 默写 答案 教材资料

必修上 默写 答案

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一)答案 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君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