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主题单元教学系列,来自山东省临朐县第七中学冀永凤等老师的亲情奉献,作为教育同行,我对山东省临朐县第七中学老师们出众的才华,刻苦的钻研精神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达最真诚的感谢。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 |||||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 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
| 数学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 体育物理 地理 + 社会实践 | ||
其他(请列出): | |||||
适用年级 | 高二年级 | ||||
所需时间 | 课内2课时+课外4课时 | ||||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 |||||
诗言志,歌咏言。苏东坡的情感经历将怎样影响他的理想追求乃至文学创作?本单元将通过关注苏东坡的成长经历,研究苏东坡诗词的风格特点,学会“知人论诗词”鉴赏诗文,涵养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整个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豪放旷达的苏东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体会豪放旷达的苏东坡,评判苏东坡的人生价值,撰写苏东坡小传。专题二,苏东坡的豪放旷达。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苏东坡的人生理想追求及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豪放旷达特点。同时,拓展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豪放旷达现象”,并从文学审美的高度认识“豪放旷达”的美学意义,充分认识作为豪放鼻祖的苏东坡对于后人的影响。 | |||||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东坡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苏东坡诗词的人物形象以及意象特征,通过“知人论诗词”,综合分析其情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认识作为平民的苏东坡,在品味苏东坡的“豪放旷达”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认识作为作家的苏东坡,在研究苏东坡诗词 “豪放旷达”的特点中,掌握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发现“豪放旷达”的美学价值,认同文学创作的“豪放旷达美”。 3.感悟“豪放旷达”在人生历程中的特殊意义,养成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 |||||
对应课标 |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1、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 3、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词作,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 4、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 5、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 |||||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 1.为什么说“豪放旷达”成就了苏东坡的伟大人格? 2.苏东坡的豪放旷达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3.如何让人们认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苏东坡? | ||||
专题划分 | 专题1:走近豪放旷达的苏东坡专题 2:苏东坡豪放旷达的性格和豪放旷达的诗词 | ||||
专题一 | 走近豪放豪放旷达的苏东坡 | ||||
所需课时 |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 ||||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 |||||
本次专题活动以交流个人“豪放旷达”体验展开,旨在分析人生经历豪放旷达感受的必然性;用书面文字描写自己的一次豪放旷达感受(150字左右),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比较研究大家表现豪放旷达心态的共同词汇。交流认识人生豪放旷达感受的必然性。研读《定风波》,结合自我的豪放旷达感受体会苏东坡的豪放旷达,感悟认同苏东坡的人生追求。关注苏东坡的情感经历,给苏东坡写一个小传。要求饱含真情,客观真实地再现苏东坡。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 |||||
1.了解苏东坡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2.品味苏东坡的“豪放豪放旷达”,掌握“知人论世”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以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苏东坡的情感世界,认同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培养自己乐观坚毅的性格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为什么说“豪放旷达”成就了苏东坡的伟大人格? 1.苏东坡有哪些人生经历? 2.苏东坡的经历带给了他怎样的情感体验? 3.你如何评价苏东坡的“豪放豪放旷达”行为? 4.你如何评价苏东坡的人生价值?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多媒体投影设备 | ||||
常规资源 | 唐诗宋词鉴赏:《〈定风波》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教室 | ||||
其他 |
| ||||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 1.自由交流:谈自己的豪放旷达经历,说明豪放旷达的原因和当时的情感体验2.试着用书面文字描写一段印象深刻的自己的豪放旷达体验,要求情感真实,有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 3小组推荐:投影交流,总结大家共同使用的词语或环境特征。 4苏东坡有哪些人生经历? 5.苏东坡的经历带给了他怎样的情感体验? 6.研读《定风波》,把握诗词主要内容。 (1)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 (3)你如何评价苏东坡的人生价值?苏东坡的经历对于我们有何启发? 7.采访历史老师,或查阅有关苏东坡时代的一些史料,根据你对苏东坡的认识,给苏东坡写一份300字左右的小传。 | ||||
教学评价 |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2.书面语描写生动、真实;对于人生的豪放旷达现象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3.能够从文章的语言品味中提炼作家的情感信息;能够从苏东坡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借鉴。 4.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 | ||||
专题二 | 苏东坡和他诗词中的豪放旷达人物 | ||||
所需课时 |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 ||||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 |||||
阅读苏东坡诗词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望江南(超然台作),《前赤壁赋》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词作,力求在充分全面占有诗词材料的情况下透彻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以及所抒发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讨论,分析研究苏东坡的个人经历对其诗词创作产生的影响。 拓展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豪放旷达”现象,感悟豪放旷达在文学艺术上的美学意义。用博客发表自己对“豪放旷达”美学意义的认识。要求既要认识到现实生活豪放旷达的体验,又要认识到“豪放旷达”在文学艺术中具有的真实的震撼心灵的效果。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 |||||
1.能够依据苏东坡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意象物象特征,综合分析其情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2.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生历程的“豪放旷达”体验。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6.感悟“豪放豪放旷达”在人生历程中的特殊意义,养成乐观、豁达、坚毅的人格品质。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你如何评价人生历程中的“豪放旷达”感受? 1.苏东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意象可以分为哪几类? 2.所塑造人物形象或者意象有何特点? 4.苏东坡虚构诗词是在复制自己的经历吗?苏东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豪放旷达与苏东坡的豪放豪放旷达一样吗? 5.诗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和意象时在修辞等艺术手法方面有什么特色?与《定风波》的艺术变现手法有相似处吗? 6.苏东坡被后世众论者尊为“豪放派”之鼻袓,他的诗词是如何体现他的豪迈胸襟的、 7.苏东坡的豪放词风 豪放旷达胸襟对后人有什么影响?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东坡乐府》 | ||||
常规资源 | 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教版必修2《赤壁赋》《东坡乐府》《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望江南(超然台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 ||||
教学支撑环境 | 网络环境的教室 | ||||
其他 |
4. 海外研究苏轼网站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GXB198804012.htm
|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