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寒假专号》的主题读写板块二十二个,其中现代文是十二个,今天要说的主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属于第二板块。出自《荀子·劝学》的这个观点似乎略显陈旧了,但板块里的两篇选文却不仅让人拍手称赞:
第一篇《赢到最后的未必实力最强》可读性强,写得像小说一样一波三折,另外还有一个精彩的地方就是行文安排,详略结合:先详写自己通过不断坚持取得了好成绩,坚持上场,坚持到最后,而后写她们班的一个候补队员只因坚持到最后就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在文章达到高潮的时候,居然能写出更高的高度,这种安排真的是别具匠心。
第二篇《如果兔子拼命奔跑,乌龟如何持续前行》,这样一个题目与一个寓言故事有着渊源,但它又是那个寓言故事的再创造,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因为龟兔赛跑,兔子睡着是偶然,而拼命奔跑才是常态!文章采用"表抑内扬"的手法,表面上是一直在罗列自己在各个人生发展阶段的种种缺点,但我们不能发现,他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跃上一个不小的平台,这内里是在表扬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文章语言极其精炼,逻辑非常清晰,对为文和为人都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板块里的阅读训练是一篇题目为《二十一岁,骑摩托车去远行》,这个题目是非常巧妙的,因为文章内容写的哪里是远行,而是回家!然而,这里的远行是双关的,一方面以学校为出发点回家也是远行,另一个方面,这里的回家只是一个例子的比喻,因为我们在最后看到了文章所指:"奔向了一个叫作家的地方",如果题目改为《二十一岁,骑摩托车回家》其气势和境界就有天渊之别了.文章里涉及的题目根本没有难度,自己做好,看一下答案就行了。
下面是"写作训练",以"目标与坚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里面的"写作导引"当然要看一下,"素材链接"里唐家三少的故事还是很新的,要把它记一下。
正因为前面的选文太精彩,所以后面学生的习作便黯然失色了,因为作者毕竟不是一个级别,这种落差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三篇习作中,前两篇可读性更强一些,当然还是第一篇最好,这篇《我是该安静地离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是写一个大学生,为了自己 "让山里孩子有书读" 的理想和目标到边远支教,在亲情和爱情婚姻都现在问题拷问下的动摇与坚持。文章里学生作业本里"梦的色彩"的作文片段是作者巧妙的构思所在,这种"画中画,戏中戏"的构思方式,它巧妙地解决了"我"内心的摇摆,最后"他闭上眼,让那些犹豫和挣扎蒸发,手心揉皱的信纸径直飞入垃圾桶",所以说主人公是有目标的,即"让山里孩子有书读",当然这也是他的理想,从学生作文内容的照应中也看出他定的是梦想,但与目标有很多重合部分,而且最后的动作和场面描写,说明主人公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目标的,所以我不同意文章后面的点评,说"文末摇摆否定,没有具体的目标"等等.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