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网上知识固然是浩如烟海,但也鱼目混珠,给我们寻找系统而专业的知识带来很多困惑,这也是很多家长反对孩子上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客观地讲,现代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网络虽然有它琐碎甚至内容不太健康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网络知识的方便快捷也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特别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积极向上的份子,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拒绝网络或者只是把网络作为娱乐消遣的工具,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下面这些读书渠道是我最近发现的,对孩子有帮助,作为家长朋友,如果有条件,也不防利用一些时间每天看上一点知识,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对自我的提高也有莫大的帮助。
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点击进入
这个是一个资源丰富,老少皆宜的知识性网站。
这里我重点介绍的是这个网站的三宝,下面是相关的人民网的一篇文章:
法宝一:国图公开课
专家推荐各领域“最好最值得读的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图公开课”将正式上线。韩永进介绍,“国图公开课”是国家图书馆借鉴“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以国家图书馆丰富的纸质藏书、数字资源藏书以及历年来积累的专家学者讲座等资源为依托,所推出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国图公开课”将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推送多种形态的学习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开展图书馆社会教育新服务。
“国图公开课”有何特色课程?“(国图公开课)有一个课程,就是专家推荐图书”,韩永进告诉大家,与现有的各类荐书榜不同,“国图公开课”里的专家荐书,推荐的是各个领域“最好最值得读的书”,将更具权威性和针对性。
如何参与到“国图公开课”中?“现在只要点击国图网站,就可以直接了解相关的课程”,韩永进介绍,“国图公开课”将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媒体,将服务扩展至平板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电子触摸屏等多种服务终端。
“‘互联网+’时代,实际就是一个大家互动学习的时代。”韩永进解释说,“国图公开课”是一个大规模开放式的平台,把过去的小“教室”搬到互联网上,既有教学的过程,也设置了互动环节,“每一位网友,都是‘国图公开课’的创造者,他们既是读者,也是老师,大家可以相互砥砺。”韩永进期待公开课上线后能够得到读者的支持,并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让“国图公开课”越办越好。
法宝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需破解四道难题
本世纪初建立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迈出的最早步伐。据韩永进介绍,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是非常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平台,有着技术上的独特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000多TB的馆藏数字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去年点击量达到了13亿次,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的网站能达到这种水平。”韩永进介绍,目前网站的注册用户已达550万人,这些读者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深入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传承文明,数字图书馆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如何把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整理、加工和利用”,韩永进进一步解释说,这涉及到四道难题:一是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选取;二是网页上的重要信息如何实时、完整保存;三是用什么介质去存储这些信息;四是将信息存储下来后,如何制作成编目和索引。
这样的挑战,也是国家图书馆发展的机遇,韩永进认为,“现在这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的肩上,我们需要破解这些难题。”
法宝三:掌上国图
为“低头族”阅读提供精品内容
如今“低头族”遍地皆是,如何让大家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阅读获取更多更具文化性、思想性的内容,国家图书馆在“掌上国图”上下了一番功夫。
据了解,自2006年推出移动互联网服务以来,国家图书馆已经逐渐建成了“掌上国图”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涵盖了手机门户、短彩信、移动应用程序、移动阅读平台等业务,服务完全免费。
“掌上国图”会给大家推荐哪些精品内容?韩永进举例说,“(掌上国图)每天早晨都给大家推荐一首唐诗宋词或者中国古代著名典籍中的能够启迪人心的话”。简单地将过去的文献原封不动推送出去肯定不行,韩永进强调,“掌上国图”会结合移动传媒的特点,遵守手机传媒的规律,考虑“怎么生动,怎么使大家爱看”。
最后,结合当下青少年人群的近视问题,韩永进还特别提到了“掌上国图”提供的有声读物,他建议大家放下屏幕,试试用耳朵“阅读”,来放松保护我们的眼睛。
二、人民网读书频道:点击进入
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网站,上面的大家云集,他们的文章不乏真知灼见,读了这些文章,让人受益匪浅。
至于具体的读书资源,由于时间关系,我会在以后时间里慢慢给大家介绍,愿大家在世界读书日,读书愉快。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