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一)
答案: 1.C 2.A 3.B 4.B 5.D 6.B 7.C 8.C 9.D 10.B 11.D 12.A 13.B 14.C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 A项,"漫无边际"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此处用来形容史料多,不合语境。B项,"闲言碎语"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或"没有根据的话",是贬义词,用于此处,既不合语境,又褒贬失当。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用于此处是合适的。D项,"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此处形容质量好坏不一。属使用对象错误。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美木也)。"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 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不能望其项背。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解析: A."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其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使用正确。B."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C."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让人",显得赘余,不通。D."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只作"得"后的补语。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寥寥无几。
C.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D.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解析: 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演出"显然不妥。B."寥寥无几"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C."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字、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D."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这里指姚明一个人,不妥。
答案: B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克斯的足球才华固然令人羡慕,但这并不是他留给广大球迷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让人知道了抑郁症也能积毁销骨。
B.数百名作家及大小出版商准备向苹果公司发起大规模诉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表示支持,而苹果公司在四面楚歌中却依然闲庭信步。
C.中国男篮与巴西男篮进行第三场热身赛,因为中国一名队员的一次冲动,引发了两队数十人参与的群殴。最终,巴西队愤然退场,比赛无疾而终。
D.这样跟你说吧,作为责任编辑,我敢对刊物的文字部分负责任,至于书籍出版的其他环节,说老实话,我可就真的是望尘莫及了啊!
解析: B项,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A项,积毁销骨: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专指毁谤,用错对象。C项,无疾而终: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句中提到"群殴",可见并非"无疾",可换成"不了了之"。D项,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可改用"鞭长莫及"。
答案: B
5.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这一帮老同学聚会不去繁华的城市,不去高档的酒店,而是到野外面对青山绿水吟诗作画,附庸风雅,别有一番情趣。
B.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将经过多个村庄,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
C.芜湖华然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装修选择"华然",定能让我们的居室蓬荜生辉。
D.我天生喜爱文艺,要叫我唱个歌跳个舞还行,可老师偏要让我来参加这个辩论赛,真是赶鸭子上架呀!
解析: A项,附庸风雅:为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项,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C项,蓬荜生辉:谦辞,多用于他人来访或题赠诗文字画等表示感谢,只能用于自己。D项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答案: D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正值花期,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显得风姿绰约。
B.失街亭后,多数将领认为马谡虽然随丞相南征时颇有建树,但这次失误重大,罪不容诛。
C.你本来一开始就应该和朋友合作,进行这个课题研究,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D.这些年轻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 B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使用恰当。A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不能用来指物。C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此处望文生义。D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 B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的文学创作不可谓不繁荣,但厚重的、________时代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描写普通大众的作品偏少。
②正是由于水源的________,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________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________,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________免费下去。
A.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始终
B.引导 稀缺/短缺 曲解/始终
C.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一直
D.引导 短缺/稀缺 曲解/一直
解析: "引领",引导,带领;"引导",带领,指引。①句陈述的对象是"时代精神",应用"引领"。"短缺",缺乏、不足;"稀缺",稀少,短缺。②句第一空只有用"短缺"才能与"相对""最大限度地……"照应;对"水资源"而言当用"稀缺"表明它的现有状况。"误解",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③句第一空应为"误解"。"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始终"表示从头到尾。③句第二空用"一直"更合适。
答案: C
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________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亮我的人生航程。
②我的看法是,庄周一定能________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的"闲福"对于人生的意义。
③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侧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的表现使读者________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④"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__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A.伫立 称 领略 原先
B.肃立 称 体会 原本
C.伫立 掂 体会 原本
D.肃立 掂 领略 原先
解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①句形容灯塔应用"伫立"。"称"显得呆板,而"掂"突出一个估计、权衡的心理过程,故②句应选用"掂"。"体会",体验领会,含有理解感受的成分;"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③句应用"体会"。"原先",从前,起初;"原本",原来,本来。④句应用"原本"。
答案: C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________,且将它________地挥洒出来。这________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________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解析: 趣味:侧重指情趣、兴趣。韵味:侧重指含蓄的意味或情趣风味。意味:侧重指意义和情趣。滋味:侧重指味道以及苦乐感受。痛痛快快:毫不犹豫。尽情尽兴:尽情,指尽量由着自己的感情,不加拘束;尽兴,指兴趣得到尽量的满足。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当是:应当是,理当是。恰是:刚好是,正好是。自是:自然是;原来是。便是:即是,就是。遛:慢慢走,散步。晃:游逛,闲逛。逛:闲游,游览。踱:慢慢地走,慢步行走。
答案: D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是怎么过除夕的?那是相当的有味,全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中央台主办的联欢晚会,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守候着新年的来临。
B.有些人真是胆大,打出一两万字半通不通的片段文字就能做出三四百页的大书来,而且书中的图片与文字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但这样的书就摆到书店里去了。
C.南昌一家生产酱油的企业,一直在它们生产的酱油中添加人工色素、黏稠剂等,却大做广告说"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D.他昨天到我家做客,泡的新茶他一口没喝,说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远不如外国的饮料好喝。才出去镀了两年金,怎么就不能喝茶了呢?
解析: B项,八竿子打不着:比喻两方面关系很疏远,或者根本没有关联。A项,一起,表同一处所;一齐,表同一时间。应该用"一齐"。C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与语境不合。D项,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答案: B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近半年的整治修理,兰溪诸葛八卦村古建筑群重新展现出雄浑朴实的气势和精致高雅的韵味。
B.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C.金华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不仅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且还香飘千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嗒嗒球比赛中,市嗒嗒球协会中年组获得了第一名。
D.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借以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基本职能。
解析: A项,"修理"指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态或作用,一般用于机器;此处为整修建筑物,应为"修缮"。B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贬义词。这里指全方位提升自己,对成语理解错误。C项,"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成绩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却在外单位受到重视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该句显然没有在本地不受重视的意思。D,项作为凭借,以便做某事。
答案: 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再回头看去,这些自在无羁勒的温情的文字,看着看着就让人心里生出煦煦如拂的感觉,如坐春风。
B.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C.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难以预料,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往往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D.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仍是服装的标识鱼龙混杂,如将化纤衣物标注成纯棉的,羊绒等实际成分与标签不符等。
解析: A项,"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B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只是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改为"具体细致"。C项,"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此处应改为"随遇而安"。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应改为"鱼目混珠",指拿假的充当真的。
出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答案: A
1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作人员对于罚多少钱大放厥词,收取罚款后还不当场开具发票。昨日,王某反映称在某县遭遇公路执法部门如此执法,让他觉得难以理解。
B.2013年9月"有机农场管理与绿色营销论坛"在凤凰公社举办,来自欧美与中国各地的"有机人士"济济一堂,共同分享中外有机农业的最新资讯。
C.欧洲央行正考虑用一些不可理喻的方法来拯救欧元区,包括重启备受争议的债券购买计划,甚至准备大量印钞票。
D.近期,各部门的领导班子顶寒风、冒低温,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和工作督查,以上带下、上行下效,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
解析: A项,"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原来褒义词。现在为贬义词。应改为"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比喻随口乱说一气。B项,"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C项,"不可理喻"指人蛮横或固执,没法跟他讲道理。应改为"不可思议"。 D项,"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贬义词,此处属褒贬误用。
答案: B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建国之初,他情系祖国、植根祖国,日日夜夜,每时每刻无不在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投身祖国的建设,与祖国人民相濡以沫。
B.体操男子吊环决赛中,完美地完成动作且落地纹丝不动的陈一冰遭遇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判罚,竟然比落地时还有一小跳的对手低0.1分。
C.要知道,总让孩子远离挫折,苦的往往是孩子的将来。因此,作为家长不妨让挫折教育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
D.十多年前,海河两岸的高楼也很少,显得形影相吊。短短的十几年,城市建设者们便使海河两岸变得一片繁华,富有现代化都市魅力。
解析: C项"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A项"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用于夫妻、朋友、亲戚之间,此处属对象用错。B项"匪夷所思",是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其含义已经包含"(让)人",不需要再加"让人(令人)"。D项"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此处对象用错。
答案: C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