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有一家名为"古典玫瑰园"的茶餐厅,老板黄腾辉的经营之道就是给顾客立规矩。黄腾辉当年在台中创立古典玫瑰园时,就定下种种规矩:店内全面禁烟;禁 止喧哗;6人以上不招待;12岁以下止步;进店要换拖鞋……如此拒绝顾客,初衷何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最独特的玫瑰。我们的服务,就是从勇于拒绝顾 客开始。"黄腾辉的理想是开一家以浪漫为基调的店,而烟味会污染花香和咖啡香,喧哗声会破坏古典音乐的气氛,人多嘈杂会对其他客人造成压力,小孩多半好 动,至于脱鞋则是为了让客人真正地放松。由于这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经营理念,古典玫瑰园的生意刚开始时的确很惨淡,黄腾辉还是将不合规矩的客人往外推。但慢 慢地,有少数客人一进店,就被其营造的格调所吸引,口耳相传,就形成了口碑。此后连锁店一家家地开,营业额也今非昔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 般商家常将"顾客就是上帝"挂在嘴边,"古典玫瑰园"的经营之道却是"给顾客立规矩",却是坚定地拒一部分顾客于千里之外,这是自找灭亡,还是营销策略上 的刻意求新呢?都不是。要知道,种种规矩、限制既已确定并严格地得到执行,在"拒绝顾客"与"自断财路"的同时,也就真正维护了那些进店消费者的权益,便 于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可贵之处还在于,当起步阶段面临生意惨淡的窘境时,经营者坚守了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不随波逐流的勇气与襟怀。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今古是非,尔何能,居我上?"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豪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
眉曰:"我虽无用……若无眉,成何面目!"
——宋·王谠《唐语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入题角度参考:①才能跟地位高低无关;②应多发现别人的长处;③盲目自大必引起争执;④看似无用者未必真无用。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 期,有媒体发出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后地面一片狼藉的画面,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讨论。"大型活动后处处垃圾一片狼藉"的场面,向来似乎都 用于描述国人的公共表现,成为国内媒体批评国人缺乏文明素养的有力论据。可没想到,向来被一些媒体当成国人学习榜样的美国人,竟然也乱扔垃圾。这立刻让一 些同胞兴奋异常地找到了"自信",还狂转图片,其兴奋之情掩饰不住那种洋洋自得的反讽:都说美国人文明素养多高多高,原来不过尔尔;看到乱扔垃圾就骂国 人,国人其实被冤枉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参考立意:
一、千万不要以这种"扬眉吐气"的比烂心态来看待"美国人也乱扔垃圾",谁乱扔垃圾都是坏的行为。而且,美国人乱扔垃圾,不能据此得出"反正大家都一样",我们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乱扔垃圾的结论。
二、在互联网使信息越来越开放后,国人正在扭转对发达国家非对称的完美想象,逐渐在开放、透明的信息下打破对世界的标签化想象。认识一个真实的西方和世界,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在认知别人中迷失自我。
三、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比如文明素养方面。虽然某些美国人也乱扔垃圾,但从整体文明素养来看,中国确实落后于美国,美国人还是我们的老师。
四、如果能从"美国人也乱扔垃圾"的画面中看到"乱扔垃圾"之可憎可耻,从而想象出别人看待国人乱扔垃圾时的憎恶之情,进而产生"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千万别再让人笑话"的民族自尊感时,我们就朝文明更进一步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正如歌曲《微时代》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近年来,"微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下文化的一张名片。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起源于微博客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广泛普及,与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入题角度参考:
一、"微文化"的兴起是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三、" 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 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 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文化的厚重性和 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四、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谈"微"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磁场",才是当务之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在 崇尚速度与效率的时代,钢筋水泥丛林里到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喜欢便捷的速食,追求即时的通讯,更是习惯于文化快餐,"慢"逐渐成为愚蠢、懒惰、落后 甚至堕落的代名词。泛黄的旧时光里,失却了顺应四时,将自然的馈赠烹制成传统佳肴的那份精致;失却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份浪漫的想象和"流水 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的那份绵长的期盼;失却了林黛玉在金陵的暮春黄昏惋惜一朵花凋谢时的那份悲悯;失却了"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的那份凡事做到极致的认真。然而,所有的这些遗落在尘埃里的"慢",却是在很多很多人心坎上泛着微痛的美好。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些艺人虽然也算红,但演戏永远只有一两个表情,木讷而干涩。导演费尽唇舌教戏,教到自己也动真情,他还是演不好。演不了生离死别爱恨交缠,不一定是艺人蠢,是他比较幸福,没有这样的经历。换个角度说,应该值得妒忌。
古 今中外影坛演技出神入化感人至深的那些艺人,很多来自单亲家庭,至亲早逝,童年生活也不甚愉快,或遭虐打,或受创伤,或与至亲反目成仇从此陌路,或穷困不 幸失望,在长夜饮泣。他们眉宇间,总有抹不掉的忧郁。即使笑,也带三分苦涩。但,这些人才是好演员。他们恨过、爱过、灰心过、等待过、浪荡过、坏过、艰辛 挣扎过、出卖过、被出卖过、堕落过、快乐过、危险过、七情六欲过……如此,任何角色都可以驾驭吧。这是观众的眼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缺 少生离死别爱恨交缠经历的红艺人,可能因"比较幸福"而难以成为真正的好演员;要做到任何角色都可驾驭,要将演技提升到出神入化、感人至深的境界,饱尝个 人的痛苦,深刻体验社会的不公,未尝不是先决条件之一——正所谓"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也。问题在于,人生炼狱的苦难不是人人都能承受,都愿意选择的;是 做一个"值得妒忌"的春风得意者,还是先到岁月的熔炉中去淬淬火、加加钢,二者究竟孰为幸、孰不幸……这些,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 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徐政夫曾担任"寒舍"总经理。"寒舍"刚起步时,徐政夫对收藏文物还是外行。不过,他虽年纪轻轻,却总能收到货真价实的文物。一次闲 聊,三五收藏好友问徐政夫怎样保证收购来的东西不是赝品,并能估出它的前景。徐政夫答:"文物的价值前景是靠我慢慢积累起来的经验去预测的。至于怎样买对 东西,其实不难。我们现在的朋友,如果喜欢LV的包,那他(她)一定不会在马路边的地摊上买,而会跑去LV专营店挑选。同理,你如果带着贪小便宜的心理去 买收藏品,希望出个'以小搏大'的奇迹,那么只能得到一种结果:失败。不贪心,此其一;其二,看对人。你要用各种方法去打听哪几家店的店主信誉最好,因为 只有与诚信之人合作,收藏的路子才会越拓越宽。"
对物,抱着健康心态;对人,擦亮了眼睛找。这是徐政夫眼中的收藏之道。其实,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经营之道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如 何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徐政夫总能收到货真价实的文物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无非两点:其一,切勿心存侥幸——这个世界上 侥幸成功的事,不是没有,但更多出现在武侠小说里,那是一种大人的童话;现实中这样的事,人生百年未必遇得上一次。把希望放在侥幸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 们贪,殊不知贪小必定失大,只会让你碰得个头破血流。其二,谨慎择友,多与诚信之人打交道,同时自己也恪守诚信之道。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节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幅图,让大家比较两幅图中间的圆的大小。
同学们都说一幅图中的圆比另一幅图中的圆大。但是经过测量,大家发现,这两个圆其实一样大。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同学甲说:“我们的眼睛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同学乙说:“不同的参照会使人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学丙说:“事物有其本来面貌,不会因人而改变。”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与评分标准】
审题角度提示:
主要应该抓住三个同学的话来确定立意。三位同学的话有各自不同的立意:从同学甲的角度看,有图未必有真相,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从同学乙的角度看,即 使相同的事物也会因对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或者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即使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同学丙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事物有其本来的面貌,它不 会因人而变,或者人们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等等。
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3)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4)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