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是高三的诗歌鉴赏专题,通过这几节课上下来,我发现每节课只能讲三首诗,多一点也不能。这让我很着急,也让我很困惑,看着教辅资料里近50页的内容,如果以目前的速度,恐怕把年前这两个月最宝贵的时间都用上,可能也无法结束诗歌鉴赏专题。当然,那样的结果是可笑的,因为后面还有很多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不可能让诗歌鉴赏的教学占用这么多的时间。
问题出在哪里?我回顾了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占用时间的地方主要是教师对诗歌内容的梳理,点名时的犹豫,学生回答问题的磨蹭,学生抄答案的时间,课外的拓展。怎么才能节约时间,把每个环节调整一下思路:
一、讲解能不能做事详略结合。
不能所有的诗歌都面面俱到,如果是三首诗,重点讲一首,另外两首稍加点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不能再为学生提供保姆式的服务,这样可能会让学生养成慵懒的习惯。
二、提高课堂师生协调的效率。
点名时速度要快,如果学生反应慢,马上换人,或者在课前要对学生做好动员工作,在课前或者老师提问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并组织好语言,不能出现犹豫、卡顿现象。
三、精简教学内容。
学生抄答案,也是认真听讲的一种表现,所以这种行为不可能被禁止,但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减少时间,提高效率,一个是,尽量地压缩答案字数,留给学生最精华的部分,这样也许更能体现出做题思路;一个是要提醒学生抄写时间非常短,一定要加快抄写速度,甚至可以同桌合作,记下完整答案。
四、拓展适可而止。
课外拓展要尽量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做,不然的话,它占用的时间太多了,比如今天讲《吴松道中二首》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补充“苏门四学士”,对“天人感应”的介绍也可以再精简一些,“五丈原诸葛亮禳星”,其实一带而过就行了,这方面的准备也不太充分。
五、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可以采用课前五分钟诵读上节课的内容,以准备接受老师的提问,这个时间可以让三个学生把作业答案写在黑板上,如果没有写,直接站到后面就行了。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