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做了一个有关教材注释的课题,所以思考教材注释的时候比较多,今天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注释“微”时,发现教材注释并不是越详细越好。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自己以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浅薄的,现在看来,教材注释的编写,不仅是一个注释本身正误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贯彻问题。
如果把教材看成一个知识库,而教学只是把这个知识库灌输给学生,那么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课下注释的确是越详细越好。但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过程变成了学生识记注释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业进步是没有多少帮助的。
如果把教材看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平台,学生通过认识文言文词句,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直觉上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给学生讲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整个教学教程也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定论,教材也没有必要做过多明确,以免学生在遇到其它版本的解说时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对教材注释的研究应该从教学理念入手,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课下注释的具体情况。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