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这一课我的情绪经历了极大的变化:自信——沮丧——差强人意。
本来,我讲这节课是满怀信心的,一是从个性上来说,我比较崇拜鲁迅,看他的文章也很多,二是在上届,我讲这篇文章到现在还有印象,觉得也算是成功的。为了讲这课,并把它讲好,我这几天也是下了功夫的,把网上零碎的音、视频合成一个,仅这就花去了我大半天的时间。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的第二课时讲得极不成功。
一是上了课件的当。
我还保留着原来的课件,在讲课前我也算认真地翻了翻,觉得还是满详细的,问题就出在这个方面,因为太依赖课件,课堂进行的磕磕绊绊,相同的问题重复,问题太琐碎,过渡极不自然。所以,这节课上下来,效果是糟糕透了,我的尽情也糟糕透了。
二是课赶得太紧。
整个课堂好象是只有老师自己唠叨,没有提问,没有思考,当然也没有讨论,可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非常深刻的文章啊,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为什么只是自己唠叨?因为后面的内容很多。所以要赶得很快太能讲完,应该说,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教学的最大问题。为什么不提问?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节约时间,另一个方面是,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再停下来提问那不是在浪费时间吗,也不是让整个课堂的内容质量所有下降吗?
于是只好亡羊补牢
另外一个班级的第二节课,我进行了调整,先是检查背诵,学生背得热火朝天,然后给学生留下了思考时间,给学生留下了讨论的时间。再结合加分制度,课堂气氛是火爆的。另外,我又对课件进行了精简,删掉不必要的内容,去掉浪费时间的环节。
把精简后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