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精彩评语

群振 10月 11, 201612:14:11语文拾趣5,347阅读模式

广泛地讲,鲁迅的作品可说都是抒情的。别人尽管以为他的东西泼辣、刻毒,但我以为这正是沉重的人道主义的别一面目,和热泪的一涌而出,只不过隔一层纸。

——李长之

(《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选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137页)

他的文章中没有风月动人,没有眉目传情,他的描写如铁笔画在岩壁上,生硬以外还夹着尖利的声音,使人牙根发酸或头顶发火,例如:

“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咀喘气。”

——孙福熙

(《我所见于示众者》选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37页)

假使我们暂时借用那被他们滥用了的一个名称,暂不顾忌一般人的滥用,那么,这前期的几篇可以用自然主义这个名称来表出。《狂人日记》为自然派所极主张的记录(document),固不待说;《孔乙己》,《阿Q正传》为浅薄的纪实的传记,亦不待说;即前期中最好的《风波》,亦不外是事实的记录,所以这前期的几篇,可以概括为自然主义的作品。

前期的作品之中,《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孔乙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头发的故事》亦是随笔体;惟《风波》与《故乡》实不可多得的作品。这几篇中还有一种特色,那便是它们所显现的村人的性格。

作者是中途使用白话文的一人,他用了许多无益的文言,原不足怪,然而读下去是很使人不快的,又作者的用字不甚修洁,造句不甚优美,还有些地方艰涩,这都是使作品损色的。

——成仿吾

(《<呐喊>的评论》选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22页)

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的写过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的意义。

——何凝(瞿秋白)

(《<呐喊>的评论》选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95页)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weinxin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11, 201612:14:11
  • 除非特殊声明,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几个因词性活用造成的异读 语文拾趣

几个因词性活用造成的异读

常见的如食/王/衣/饮,它们用作动词时会变成四声。 今天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第9页,《学而篇第一》)又碰到一个不常见的例子: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
《论语》“论”的读音臆测 语文拾趣

《论语》“论”的读音臆测

作为一个有点死板的教师,对论的读音,我一直耿耿于怀,今天有一点空暇,再臆测一下。 首先,我们看一下《汉典》的解释:论的解释|论的意思|汉典“论”字的基本解释 (zdic.net) 论lún  ㄌㄨㄣˊ...
余秋雨谈散文 语文拾趣

余秋雨谈散文

这是百家讲坛里的一个讲座,今天想给学生讲一点散文方面的东西,在电脑里翻出了这个视频。现在分享给大家。这个视频有利于大家对余秋雨以及他的文化散文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