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阅读课的时候,一个学生用标尺标着一字一句地读《红楼梦》,我马上纠正了她的这种阅读方法。 我觉得这位同学没有分清精读与略读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精读是课堂学习教材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字一句地研读文章,分析词句含义,归纳结构特点,梳理文章思路,鉴赏语言特点……。
如果我们把阅读比作耕田,那精读无疑是对田地的精耕细作,这位做当然可以使土质松软,颗粒均匀,土地的透光、透气性好。
但这样的耕作方式也是有不足的,那就是它会消耗人的很多的时间,所以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耕作了一小块,尽管这一小块庄稼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也许能丰收,颗粒归仓,但这一小块庄稼能满足你的温饱问题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达到小康生活。
当然,如果你耕作的土地十分贫瘠,那么收成会更差。
所以,还需要另外一种耕作方式,广泛开垦荒地,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多耕作一会,贫瘠的地方少耕作一会。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此地不收,彼地收,总体上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如果这个道理用在阅读上,那就是泛读、略读。
略读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字,“一日看尽长安花”,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因为可以快速地游走于阅读内容的各个章节,所以读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鉴赏文字,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构思和写作用意,把握文章或者书籍的思路脉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略读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文字资源,读者也更有可能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信息,从而增加了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容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年来,由于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读书时间被极大地挤压,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读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了,所以也慢慢失去了略读的能力,阅读速度也大大下降。
当然,对一个高中生来说,一目十行地读《红楼梦》,就其知识能力来说是无法达到的,但略读的要义就在于不必追求阅读内容细节的理解,对于不懂内容,大可跳过,等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许已经恍然大悟了。
所以,略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