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概述
已完成 0/51 个问题
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资讯
您已完成过测验,因此您不能再测验。
测验载入中...
您必须登录或注册才能开始测验,本页面左上角有登录、注册按钮(如用手机请点右上角“人”形按钮。
您必须先完成以下测验才能开始:
恭喜您,您已经顺利完成测试!
答对 0/51 个问题
您答题所用时间为:
您好,考试时间已到,系统自动结束答题。
您获得 0/0 分数 (0)
类别
- 文化常识 0%
- 文学常识 0%
你成功地避开所有正确答案了吗?
大神级别,有兴趣抽下奖:点击抽奖
声明:只提供娱乐,不会真的加分。
及格了, 继续努力!
已经很优秀了,犒劳下自己吧!
你来自火星吗?水平有些洼!
序 | 名字 | 提交时间 | 得分 | 百分比 |
---|---|---|---|---|
表格载入中 | ||||
无可用资料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已答
- 回顾
- 1/51问题
1. 问题
2 分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情节概括题。C项中“往西川屯田”错误,D项中“张华”与“杜预”对调。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情节概括题。C项中“往西川屯田”错误,D项中“张华”与“杜预”对调。
- 2/51问题
2. 问题
2 分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正确 2 / 2得分C项中“燕人张翼德在此”应为“常山赵子龙在此!”E项中张飞应为赵子龙。
错误 / 2 得分C项中“燕人张翼德在此”应为“常山赵子龙在此!”E项中张飞应为赵子龙。
- 3/51问题
3. 问题
2 分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正确 2 / 2得分D项 中“弟张卫刚死”应为“封仓库之心”。E项中“贾诩”应为“司马懿”。
错误 / 2 得分D项 中“弟张卫刚死”应为“封仓库之心”。E项中“贾诩”应为“司马懿”。
- 4/51问题
4.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A宝玉没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C“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错误 / 2 得分A宝玉没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C“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 5/51问题
5. 问题
1 分“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判词?( )
正确贾探春
错误贾探春
- 6/51问题
6. 问题
1 分《红楼梦》中有多少回是曹雪芹所写?( )
正确《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
错误《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
- 7/51问题
7. 问题
1 分下列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为D 司徒王允是先把吕布请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
错误答案为D 司徒王允是先把吕布请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
- 8/51问题
8. 问题
1 分田晓霞提到列宁临终前还让夫人朗读给他的书是?( )
正确《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提到列宁临终前还让夫人朗读给他的书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错误《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提到列宁临终前还让夫人朗读给他的书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 9/51问题
9.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正确 2 / 2得分A项,第一回,是贾雨村;D项,还有贾府人多,贾政照管不到,现任族长是贾珍,族中之事多由他掌管。
错误 / 2 得分A项,第一回,是贾雨村;D项,还有贾府人多,贾政照管不到,现任族长是贾珍,族中之事多由他掌管。
- 10/51问题
10. 问题
2 分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正确 2 / 2得分B项,“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E项,“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错误。
错误 / 2 得分B项,“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E项,“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错误。
- 11/51问题
11. 问题
1 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林黛玉的居所是潇湘馆。
错误林黛玉的居所是潇湘馆。
- 12/51问题
12. 问题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错误 / 2 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 13/51问题
13. 问题
1 分下列对报告文学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正确 1 / 1得分A项,应该是: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C项,打瞌睡是不会有的。因为有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监视着你。D项,不放芦柴棒,毒打一个想让父亲接回家的包身工。
错误 / 1 得分A项,应该是: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C项,打瞌睡是不会有的。因为有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监视着你。D项,不放芦柴棒,毒打一个想让父亲接回家的包身工。
- 14/51问题
14. 问题
2 分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正确 2 / 2得分A项,①“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说法有误,当时诸葛亮是一句话都没说;②“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说法有误,蔡中、蔡和本来就是来诈降的,因此是他们自己写信给曹操。E项,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张松并没有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
错误 / 2 得分A项,①“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说法有误,当时诸葛亮是一句话都没说;②“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说法有误,蔡中、蔡和本来就是来诈降的,因此是他们自己写信给曹操。E项,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张松并没有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
- 15/51问题
15. 问题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A项,不是石广元,是崔州平,C项,先刺死了他,才发现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错误 / 2 得分A项,不是石广元,是崔州平,C项,先刺死了他,才发现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 16/51问题
16. 问题
1 分以下大观园中各个女子所住之处,哪一个是错误的?( )
正确稻香村,又名浣葛山庄(元春赐名)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史湘云在大观园并没有给她固定的属于她自己的住所,她先喜和黛玉住在一起–潇湘馆,后喜亲近宝钗,每来到大观圆都住在蘅芜苑。
错误稻香村,又名浣葛山庄(元春赐名)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史湘云在大观园并没有给她固定的属于她自己的住所,她先喜和黛玉住在一起–潇湘馆,后喜亲近宝钗,每来到大观圆都住在蘅芜苑。
- 17/51问题
17. 问题
2 分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贾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物件,其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还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贾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物件,其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还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 18/51问题
18. 问题
1 分巧姐的名字是以下哪个人起的?(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红楼梦》里列入金陵十二钗的巧姐由于年纪细小,性格尚未形成,所以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书中提到巧姐娇贵多病,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凤姐因巧姐又病,想起要刘姥姥给她起个名字,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刘姥姥听她刚好是生于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红楼梦》里列入金陵十二钗的巧姐由于年纪细小,性格尚未形成,所以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书中提到巧姐娇贵多病,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凤姐因巧姐又病,想起要刘姥姥给她起个名字,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刘姥姥听她刚好是生于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 19/51问题
19. 问题
1 分“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中三姓家奴说是的(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吕布先认丁原为义父,最后杀了丁原投靠董卓,并认为为义父,在加上吕布之前的生父,所以张飞骂他为三姓家奴。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吕布先认丁原为义父,最后杀了丁原投靠董卓,并认为为义父,在加上吕布之前的生父,所以张飞骂他为三姓家奴。
- 20/51问题
20. 问题
1 分下列对《世说新语》的解说,内容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本题中B项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解释: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选项中孔融答曰“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错误。
错误【解析】本题中B项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解释: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选项中孔融答曰“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错误。
- 21/51问题
21. 问题
2 分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 )
正确 2 / 2得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情节概括题。C项中司马懿高兴。 E项中“实际取南安袭击董亭”说反了。
错误 / 2 得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情节概括题。C项中司马懿高兴。 E项中“实际取南安袭击董亭”说反了。
- 22/51问题
22. 问题
1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D项错在“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巴尔扎克”。其实,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D项错在“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巴尔扎克”。其实,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 23/51问题
23.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A项,“苦肉计”错;C项,放弃陪嫁的应为“傩送”不是“天保”。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A项,“苦肉计”错;C项,放弃陪嫁的应为“傩送”不是“天保”。
- 24/51问题
24. 问题
1 分文章中常会以一、二关键词,做为凸显该段或该篇文章主旨的枢纽。阅读下文,选出其中的关键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文段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段总体的理解,分析概括文段的中心,本段文字中心讲的是积累,结果是能成功,所以关键字是“ “积”“成”。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文段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段总体的理解,分析概括文段的中心,本段文字中心讲的是积累,结果是能成功,所以关键字是“ “积”“成”。
- 25/51问题
25. 问题
1 分下列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进行铺垫”不正确,应该是“埋下伏笔”。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进行铺垫”不正确,应该是“埋下伏笔”。
- 26/51问题
26. 问题
1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正确C 项,“大老天保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后来,大老的善良和关爱深深触动了翠翠的心”有误,此处情节中的人物不是“大老天保”,应是“二老傩送”
错误C 项,“大老天保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后来,大老的善良和关爱深深触动了翠翠的心”有误,此处情节中的人物不是“大老天保”,应是“二老傩送”
- 27/51问题
27. 问题
1 分贾雨村最初是靠谁的接济,才得以进京赴试?( )
正确贾雨村是在《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他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故为“假语村言”。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启蒙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但为官不正,乱判了一起“葫芦案”(为“糊涂案”),后来这一案件被世人所知,因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错误贾雨村是在《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他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故为“假语村言”。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启蒙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但为官不正,乱判了一起“葫芦案”(为“糊涂案”),后来这一案件被世人所知,因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 28/51问题
28. 问题
1 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剧本《茶馆》《雷雨》等。《雷雨》是曹禺的作品。
错误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剧本《茶馆》《雷雨》等。《雷雨》是曹禺的作品。
- 29/51问题
29. 问题
1 分下列对“套子”的题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摒弃社会上给予人的任何套子”太绝对。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摒弃社会上给予人的任何套子”太绝对。
- 30/51问题
30. 问题
1 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别里科夫是非常受当时人欢迎的”错误,又出现是有社会的土壤。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别里科夫是非常受当时人欢迎的”错误,又出现是有社会的土壤。
- 31/51问题
31. 问题
1 分有关别里科夫的形象,下列概括有误的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他向往新的生活”错误,是守旧势力的典型代表。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他向往新的生活”错误,是守旧势力的典型代表。
- 32/51问题
32. 问题
1 分“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两句里,“紧”用得准确奇特,下列对它赏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从人物的心理、文章的情节的推进和渲染气氛的角度分析作用。
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从人物的心理、文章的情节的推进和渲染气氛的角度分析作用。
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 33/51问题
33. 问题
2 分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A项,郭嘉劝说;D项,派邓芝。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A项,郭嘉劝说;D项,派邓芝。
- 34/51问题
34.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B项,应是“五出祁山”E项,不是克罗旭,应是德·蓬风。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B项,应是“五出祁山”E项,不是克罗旭,应是德·蓬风。
- 35/51问题
35. 问题
1 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D项,孔明并未自动请求,而是鲁肃邀请他前往江东的。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D项,孔明并未自动请求,而是鲁肃邀请他前往江东的。
- 36/51问题
36. 问题
1 分探春结诗社,诗社名字叫什么?(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诗社原由探春等人筹建,原名海棠诗社,李纨任社长,后解散,但不久又由林黛玉重建,改名桃花社,红楼梦中很大部分的诗作都与这个诗社有关。
点睛:第一次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红楼梦三十七回》。各人在诗社中皆有别称,其诗名多以其大观园中居住之院宇为名。诗社成立目的 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 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诗社原由探春等人筹建,原名海棠诗社,李纨任社长,后解散,但不久又由林黛玉重建,改名桃花社,红楼梦中很大部分的诗作都与这个诗社有关。
点睛:第一次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所作之诗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红楼梦三十七回》。各人在诗社中皆有别称,其诗名多以其大观园中居住之院宇为名。诗社成立目的 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 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
- 37/51问题
37.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毫无歆羡之意”错。翠翠见到小女孩手上的手镯,有些歆羡,唱起歌谣“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E项,“她送给王后的迷迭香象征阿谀, 三色堇则象征善变”错,奥菲利娅送给雷欧提斯的迷迭香表示记忆,三色堇表示相思。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毫无歆羡之意”错。翠翠见到小女孩手上的手镯,有些歆羡,唱起歌谣“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E项,“她送给王后的迷迭香象征阿谀, 三色堇则象征善变”错,奥菲利娅送给雷欧提斯的迷迭香表示记忆,三色堇表示相思。
- 38/51问题
38. 问题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中“张鲁”应为“张绣”。E项中“魏公”应为“魏王”。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中“张鲁”应为“张绣”。E项中“魏公”应为“魏王”。
- 39/51问题
39. 问题
1 分下列说法中哪一句不是孔子有关“仁”的言论(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典名著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辨识选项中的言论,平时也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D这是孟子的观点。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典名著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辨识选项中的言论,平时也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D这是孟子的观点。
- 40/51问题
40. 问题
1 分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理解和把握的一道是,考生要注意所给句子要充分理解,要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对应相关的人物,本题A选项应该是贾元春。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理解和把握的一道是,考生要注意所给句子要充分理解,要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对应相关的人物,本题A选项应该是贾元春。
- 41/51问题
41. 问题
1 分下列经典作品中环境和人物联系,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项错误。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的,并不只是大观园,从林黛玉进贾府就可以窥见。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项错误。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的,并不只是大观园,从林黛玉进贾府就可以窥见。
- 42/51问题
42. 问题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D项,“赚城斩车胄”的是关羽。E项,逼魏主禅位的是司马炎。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D项,“赚城斩车胄”的是关羽。E项,逼魏主禅位的是司马炎。
- 43/51问题
43. 问题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错误 / 2 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 44/51问题
44. 问题
1 分下列选文涉及的事件与谢安无关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D项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并非讲述的谢安。
错误【解析】D项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并非讲述的谢安。
- 45/51问题
45. 问题
2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正确 2 / 2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第二十二回不是贾母,而是元妃娘娘;E项,第四十回不是惜春,而是宝玉。
错误 / 2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C项,第二十二回不是贾母,而是元妃娘娘;E项,第四十回不是惜春,而是宝玉。
- 46/51问题
46. 问题
3 分针对下面的分析,请找出不正确的三项 ( )( )( )
正确 3 / 3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的理解。A 项“对新的世界的来到感到漠然”错。(第十三章A项“对新的世界的来到感到漠然”错。(第十三章中,“或者还有”,带有疑虑、忧虑、希望;“救救孩子”的呼声,寄希望于未来,呼吁国人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C 项《狂人日记》是赵贵翁,不是赵太爷,赵太爷是《阿Q正传》里的人物。D 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不是甄士隐。
错误 / 3 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的理解。A 项“对新的世界的来到感到漠然”错。(第十三章A项“对新的世界的来到感到漠然”错。(第十三章中,“或者还有”,带有疑虑、忧虑、希望;“救救孩子”的呼声,寄希望于未来,呼吁国人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C 项《狂人日记》是赵贵翁,不是赵太爷,赵太爷是《阿Q正传》里的人物。D 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不是甄士隐。
- 47/51问题
47. 问题
1 分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不属于《史记》。B 百年老屋不是线索 D《楚辞》非屈原所写。
错误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不属于《史记》。B 百年老屋不是线索 D《楚辞》非屈原所写。
- 48/51问题
48. 问题
1 分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A项,“只要当官,就不会有彻底的革命性”太绝对;B项,“只想着安稳生活的都不会有好结果”太绝对;C项,“心胸狭隘”错误。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A项,“只要当官,就不会有彻底的革命性”太绝对;B项,“只想着安稳生活的都不会有好结果”太绝对;C项,“心胸狭隘”错误。
- 49/51问题
49. 问题
2 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正确 2 / 2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错误 / 2 得分A项,阿Q是自己画的圆圈。C项,“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 50/51问题
50. 问题
1 分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拿什么酒招待他?(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名为“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谐音“万艳同悲”。暗示了书中的女子们才华出众却命运多舛。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名为“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谐音“万艳同悲”。暗示了书中的女子们才华出众却命运多舛。
- 51/51问题
51. 问题
1 分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和又副册预示着贾府中各女子的命运,将各个判词对号入座,哪个是错误的?(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C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妙玉的判词,原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史湘云的判词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C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妙玉的判词,原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史湘云的判词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本文需要付费阅读,请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12月 15, 2017 11:18 下午 1F
本题有误!!!
原题:
B.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王熙凤 此评价是正确
应改为: 该句是评价贾探春
而 :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12月 16, 2017 6:09 上午 B1
@ 姚硕硕(1) 此题确实错了,已经改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