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在17回讲到中国的建筑时提到了“与谁同坐轩”,这是一个很个性的名字,也是一个很率意的名字。而且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个小轩逼仄一只能坐下一人的程序。轩的造型也非常特殊,一面四柱,两面各有一门,一面有一个扇形窗户。四周怪石嶙峋,大树参天。圆形长尖屋顶,对称开翼展造型屋脊。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这个轩名出处的苏轼的一首词:
点绛唇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秋。是时,词人正在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州事任上。蒋勋老师说这首词是苏轼写在他最失意的时候,是不确的。但词体现的畅游湖山之乐、孤高逸世之态,倒是非常的传神。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