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概述
已完成 0/28 个问题
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资讯
本套题是检查人教版必修一、二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强化,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试题难度不大,以选择题为主。
您已完成过测验,因此您不能再测验。
测验载入中...
您必须登录或注册才能开始测验,本页面左上角有登录、注册按钮(如用手机请点右上角“人”形按钮。
您必须先完成以下测验才能开始:
恭喜您,您已经顺利完成测试!
答对 0/28 个问题
您答题所用时间为:
您好,考试时间已到,系统自动结束答题。
您获得 0/0 分数 (0)
类别
- 名句默写 0%
- 名著阅读 0%
- 成语 0%
- 文化常识 0%
- 文言文 0%
趣味延伸:高考《红楼梦》文化常识简述题集锦
序 | 名字 | 提交时间 | 得分 | 百分比 |
---|---|---|---|---|
表格载入中 | ||||
无可用资料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已答
- 回顾
- 1/28问题
1. 问题
类别: 文言文1.与例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D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例句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用箕畚”。A“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B“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D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例句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用箕畚”。A“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B“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 2/28问题
2.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封”都 是名词,边界。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封”都 是名词,边界。
- 3/28问题
3.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A说,通“悦”,yuè,高兴。以,通“已”,已经。B反,通“返”。振,通“震”,震慑。C见,通“现”。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A说,通“悦”,yuè,高兴。以,通“已”,已经。B反,通“返”。振,通“震”,震慑。C见,通“现”。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 4/28问题
4.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正确B项也是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句;C宾被动句;D定语后置句。
错误B项也是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句;C宾被动句;D定语后置句。
- 5/28问题
5.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正确【解析】A项,浩荡:古,荒唐;今,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C项,穷困:古,处境困窘;今,经济上困难;D项,工巧:古,善于取巧;今,指技艺巧妙。
错误【解析】A项,浩荡:古,荒唐;今,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C项,穷困:古,处境困窘;今,经济上困难;D项,工巧:古,善于取巧;今,指技艺巧妙。
- 6/28问题
6.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C项,“离”通“罹”;D项,“章”通“彰”。
错误【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C项,“离”通“罹”;D项,“章”通“彰”。
- 7/28问题
7. 问题
类别: 文化常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不是由屈原个人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应该是一群人。
错误【解析】不是由屈原个人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应该是一群人。
- 8/28问题
8.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孔雀东南飞
正确【解析】例句中“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A项,“手巾”也是名词作状语,用手巾。B项,“槌”,名词用作动词,敲击;C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错误【解析】例句中“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A项,“手巾”也是名词作状语,用手巾。B项,“槌”,名词用作动词,敲击;C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 9/28问题
9. 问题
类别: 文言文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正确【解析】B项,后句“故”:仍旧;C项,前句“幸”:希望/后句“幸”:幸而,幸好;D项,后句“施”意思是“赠送”。
错误【解析】B项,后句“故”:仍旧;C项,前句“幸”:希望/后句“幸”:幸而,幸好;D项,后句“施”意思是“赠送”。
- 10/28问题
10. 问题
类别: 文言文13.下列各项中,两句话都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A项,公姥:偏指姥,婆婆/无;B项,父母:偏指母,母亲/作息:偏指作,劳作。C项,无/弟兄:偏指兄,哥哥;D项,无/无。
错误【解析】A项,公姥:偏指姥,婆婆/无;B项,父母:偏指母,母亲/作息:偏指作,劳作。C项,无/弟兄:偏指兄,哥哥;D项,无/无。
- 11/28问题
11.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面各句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A项,“可怜”古义是可爱;今义是值得怜悯;B项,“共事”古义是一起生活;今义是在一起工作;C项,“便利”古义是吉利,今义是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
错误【解析】A项,“可怜”古义是可爱;今义是值得怜悯;B项,“共事”古义是一起生活;今义是在一起工作;C项,“便利”古义是吉利,今义是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
- 12/28问题
12.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存:问候,怀念。
错误【解析】存:问候,怀念。
- 13/28问题
13. 问题
类别: 文言文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C项是定语后置句,“能面刺寡人之过”修饰前面的“群臣吏民”。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错误【解析】C项是定语后置句,“能面刺寡人之过”修饰前面的“群臣吏民”。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 14/28问题
14.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厌,通“餍”,满足。
错误【解析】厌,通“餍”,满足。
- 15/28问题
15. 问题
类别: 成语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用恰当。A项,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句中“显得”重复。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微细悠长。使用不当,应用“络绎不绝”。D项,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使用不当,用“背道而驰”更恰当,“南辕北辙”应用在同一人或事物上。
错误【解析】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用恰当。A项,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句中“显得”重复。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微细悠长。使用不当,应用“络绎不绝”。D项,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使用不当,用“背道而驰”更恰当,“南辕北辙”应用在同一人或事物上。
- 16/28问题
16. 问题
类别: 文化常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A项错误,应为“东晋琅邪临沂人”。
错误【解析】A项错误,应为“东晋琅邪临沂人”。
- 17/28问题
17.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于”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正确【解析】B项为“对”,其他意思是“在”。
错误【解析】B项为“对”,其他意思是“在”。
- 18/28问题
18.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如”的意义和用法。A项“如”为动词“到、往”,BCD均为“像”。
点睛:文言字词“如”的意义和用法一般有:(1)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3)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到,往:~厕。(5)假若,假设:~果。~若。假~。(6)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与,和:“公~大夫入”。(8)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表示举例:例~。(11)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如”的意义和用法。A项“如”为动词“到、往”,BCD均为“像”。
点睛:文言字词“如”的意义和用法一般有:(1)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3)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到,往:~厕。(5)假若,假设:~果。~若。假~。(6)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与,和:“公~大夫入”。(8)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表示举例:例~。(11)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 19/28问题
19.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解析】C项,观:值得观赏的景象。
错误【解析】C项,观:值得观赏的景象。
- 20/28问题
20.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正确【解析】B、C、D三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
错误【解析】B、C、D三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
- 21/28问题
21.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正确试题分析:A项“明”,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烈;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D项襟和带本身是名词,但是这里作为意动用了,所以变成了“以三江和五湖为襟为带”。
错误试题分析:A项“明”,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烈;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D项襟和带本身是名词,但是这里作为意动用了,所以变成了“以三江和五湖为襟为带”。
- 22/28问题
22. 问题
类别: 名著阅读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义利观。(6分)
2.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 (看提示)
正确1.①不反对追求私利。②追求私利时必须遵守义,以义求利。③当利不可求时能安贫乐道。
2.答:答案示例一:市场经济会引起拜金欲求的泛滥,物欲与心灵,世俗与理想的疏离。因此,市场条件下,必须既重视利,也重视义,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始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要“义”字当头,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错误1.①不反对追求私利。②追求私利时必须遵守义,以义求利。③当利不可求时能安贫乐道。
2.答:答案示例一:市场经济会引起拜金欲求的泛滥,物欲与心灵,世俗与理想的疏离。因此,市场条件下,必须既重视利,也重视义,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始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要“义”字当头,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 23/28问题
23. 问题
类别: 名著阅读孔子对“言”的更切实的态度是“慎言”“讷言”,即少说话,说话时要谨慎。下列不能体现孔子这种态度的一项是 ( )
正确题中A项,此句孔子是主张学以致用。
错误题中A项,此句孔子是主张学以致用。
- 24/28问题
24. 问题
类别: 名著阅读孔子《论语》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下面两个人名,取自《论语》,请你引用《论语》中的相关话语,对名字的含义加以解释。
(1)韩退之(韩愈)
(2)董乐山
- (看提示)
正确(1)韩愈的字“退之”,取自《论语》:“由也兼人,故退之。”韩愈以“退之”为字和“愈”相对,以示谦逊退让。(2)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董乐山的名字,表示有仁德的人喜爱山的意思。
错误(1)韩愈的字“退之”,取自《论语》:“由也兼人,故退之。”韩愈以“退之”为字和“愈”相对,以示谦逊退让。(2)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董乐山的名字,表示有仁德的人喜爱山的意思。
- 25/28问题
25. 问题
类别: 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渐:浸湿。
错误渐:浸湿。
- 26/28问题
26. 问题
类别: 文言文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
正确A.项,而又何羡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项,而今安在哉?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何为其然也?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D项,故凡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D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不一样。
错误A.项,而又何羡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B项,而今安在哉?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何为其然也?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D项,故凡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D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不一样。
- 27/28问题
27. 问题
类别: 名句默写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客”的口吻用“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描写了曹操兵发东吴时,船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江面上的情景。
正确 2 / 2得分错误 / 2 得分 - 28/28问题
28. 问题
类别: 名句默写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赤壁赋》中,作者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通过蛟龙和寡妇侧面表现箫声的凄婉悱恻的句子是: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正确 2 / 2得分错误 / 2 得分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