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回顾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这一次教育部对“炒状元”亮剑,很让社会兴奋了一阵。然而,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状元”的字眼倒是少有出现,可是一些大有影响力的媒体一点也没放松“炒状元”。浙江有媒体报道了“高分天团”,三四个全省最有名高中的高分同学一罗列,谁是状元还不是明摆着的?湖北《楚天都市报》官方徽信上说,《高考放榜!湖北这些孩子太厉害了!有人总分715分!》。这么多感叹号,不停地暗示,“有人总分715分”和“某某是状元考了715分”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高三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名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给相关“炒状元”的媒体机构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立意点拨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围绕“炒状元”一事展开,先从国家层而指出教育部门对“炒状元”一事的意见,又从媒体层面指出媒体变相“炒状元”的现象。诚然,人们在状元们身上能够看到很多积极而且充满正能量的品质与精神,他们具有一定的榜样力量,但教育部明令禁止“炒状元”,是因为这种做法有太多的弊端:一味炒作高考“状元”,为“唯分数论”推波助澜,必然会弱化道德品质的价值,有违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炒状元”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学校或商家,而非状元本身,如若在“炒状元”过程中不能端正自身价俏,对于状元们自身成长也弊大于利;“炒状元”不利于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不利于为孩子们的全而健康成长营造氛围。题目明确指出文章要采用书信体,以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身份给“炒状元”的媒体写一封信,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明确白身的角色与阅读对象,在行文中,需紧密结合原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与思考”,表达出白己对“炒状元”的看法。
参考立意:①“状元经济”几时休?②要做就做白己人生的状元;③关于“炒状元”的利弊之辩;④不要迷失在“状元”的光环之下;等等。
三、优秀作文展示
资料来自五岳阅卷,共18篇,我又进行了一下筛选,最后确定9篇,文质兼美,分享给大家,想看我对这几篇作文的点评,请在文章下方写评论,刷新后即可看到。
四、优秀作文点评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