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二、文学的荒诞与真实
情节荒诞、笔法荒诞,塑造的人物真实,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真实。
三、注意概念
9题“侧重点不同”,指内容的侧重点,最后要落脚到内容上而不是内容的特点上,如客观性。
四、 朔望月
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出现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平均为29天或30天。农历一个月或为29天或为30天,就是依据朔望月制定的。也说太阴月。
一月是指一个朔望月,是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即29日12时44分3秒。因为不是整数日,用起来极不方便,历法上采用整数日作为月的日数,例如阳历的一个月有30日,31日,29日,28日四种,引力的一个月有29日,30日两种。这种月叫做“历月”。
按照月相纪日法,夏历对每月的一些特殊日子有特定的称谓:
1. 朔:每月的初一,月亮开始复苏,《乐记》注解道:“月亮亏损停止,开始复苏,引申为大凡开始的称谓。北方曰朔方,也是开始的意思。北方是万事万物的开始。
吉,农历每月初一。
2. 既朔:朔日的第二天,即夏历的每月初二。
3. 朏:fěi,月亮还不旺盛的光亮,夏历每月初三,”新月开始生明发光,亦用于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4. 望:月相的名称,是指月满之名称。月圆,夏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远远地相望。“(大:大进,小:小进。大进30天 小进29天)
5. 既望:每月十六日为既望。
6. 晦:月尽也,即月亮光全部消耗殆尽。指每月的末一天。
五、强化试题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明天下午期末考试完了,学生们先回教室,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然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在班主任部署了相关事宜后放暑假。请注意休假安全!
展开
【答案】①“完了”改为“结束” ②“学生”改为“同学”③“收拾”改为“整理” ④“部属”改为“安排” ⑤“休假”改为“假期”
下面这则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9月26日下午放学后捡到红色钱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借书卡一张、饭卡一张,请失主速与高三(9)班张宇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三(9)班张宇
2018年9月26日
展开
【答案】①“启示”应为“启事”。
②“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
③应写明拾物地点。
④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捡到皮夹一只,内有物品若干”。
⑤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