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是钱钟书老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本文虽然是一篇知识横贯中西的学术论文,但由于是在演讲的背景下,所以本文并没有一般论文面目可憎的严肃,而是充满着诙谐、幽默、智慧。但这些特点也和钱钟书老先生本人的性格和智慧有很大的有关系。
这篇文章如果要认真研读起来,做到句句落实,还是很难的,特别是一些文学的概念,可能在老师理解起来就有困难,何尝是一群没有多少文学功底的学生。
但如果仅从单纯的阅读角度上去理解,只是“识其大略”,“不求甚解”,或者是只求所需,这篇文章也未尝不可研读一番。
本文下面所共享的课件,内容相当丰富,特别是有关“类比”的一个小专题,还是很实用的。如果讲得比较透彻的话,可能需要四个课时。
今年讲这篇文章,为两个中等水平的班级授课,第一个班依然犯了一个错误——以最快的速度把课件给学生解说了一番,估计要把学生讲吐了,于是,我在第二个班讲的时候,放慢了节奏,删减了一部分内容,效果应该好一些。
南乐县职专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把学生当成圣人的老师是傻瓜,把学生当成傻瓜的是圣人。”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偏激,但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像我这样的二楞子老师授课的特别。在此引用出来,用以时时警戒自己吧。
- 语乐圈life
- 语文社区
-
- 关注公众号
- 优质资源
-
评论